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

来源 :第六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手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盆底支持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04年8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POP患者5例,同期凶卵巢单纯囊肿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患者2例作为老年对照,宫颈痛手术治疗2例作为年轻对照。在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子宫韧带、阴道壁、肛提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 结果:光镜下POP组标本中平滑肌弥漫性萎缩、变性、纤维化。阴道粘膜固有层广泛小血管周围炎,血管内皮肿胀。电镜下POP组平滑肌细胞共同超微结构特征为细胞膜结构不完整:胞核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呈基质型肿胀甚至消失。阴道粘膜崮有层终末小动脉内皮肿胀,中膜平滑肌萎缩断裂,甚至消失。老年非脱垂组可见平滑肌萎缩,灶状纤维化,但平滑肌变性、血管病变不明显。年轻非脱垂组未见平滑肌萎缩变性及血管病变。同时发现POP组肛提肌中骨骼肌成分损伤不明显,而平滑肌成分出现损伤性改变。 结论:POP患者主要盆底支持组织如主韧带、阴道壁、肛提肌普遍存在平滑肌细胞不可逆损伤性超微结构改变,可造成盆底组织松弛、支持能力减弱,导致POP的发生。肛提肌中平滑肌成分与POP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尿失禁(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近20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有关其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报道,而
会议
目的:探讨高龄盆腔脏器脱垂与压力性屎失禁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全盆底重建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折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46例压力性尿失禁及Ⅰ~Ⅲ度盆腔脏器脱垂的
会议
本文用2种细胞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毒力滴定的敏感性作了比较,力求摸索出一种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实验室易控制、材料节约的常规测定方法,以了解其疫苗的效价.本文结果提示测
目的:观察两种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应用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4例(Prolift组)。应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17例(Gynemes
会议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用于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等优点,但流产后出现的出血多、出血时间长影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近来有报道米非司酮对人体血液纤溶系
患者58岁,因提莆物时溢尿2年,自觉阴道肿物20 d于2008年6月5日入院.患者20岁初潮,已绝经4年,孕2产2,均为足月顺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前壁中段距处女膜缘2 cm处可及直径3 cm结节,界清,质较硬,活动度好,无压痛,余无异常.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初次产生尿意时的灌注容量为194 ml,最大膀胱容量为348 ml,膀胱顺应性正常;膀胱稳定性: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膀
会议
目的:了解妇科医护人员对尿失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所持态度。 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向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医护人员发放问卷125份,并对滑查结果进行分
会议
目的:比较两种补片(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 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在200
会议
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因素。近年研究发现胶原蛋白在维持盆底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胶原代谢异常将减弱盆底结缔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持
会议
目的:探讨聚丙烯补片在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我院妇科在2006年12月~2007年9月期同,收治12例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