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古发现与胶东“四主”祠

来源 :考古学视野下的齐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一般指今烟台、威海地区.最早以“胶东”命名的行政建置是秦代设立的胶东郡.齐地八主,又称八神,指齐地传统祭祀的天、地、日、月、阳、阴、兵和四时八个神主,其中日、月、阳和阴主位于胶东地区,被称为胶东“四主”.本文浅谈考古发现与胶东“四主”祠,以期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甘肃秦安民间社火祭祀活动中的蜡花舞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县郭嘉镇民间社火祭祀活动的田野调查,就其舞蹈形态文化含义、民间信仰文化属性、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蜡花舞置身于这种活态文化现象中研究,是以期对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秦安蜡花舞形成新的认知和理解,使其沉淀的原始文化遗存被今人广泛关注,并从中窥探到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丰厚的人文气息与独特的精神气质.
梅兰芳以兰花指为代表的手势表演是梅派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兰花指手势极其丰富,形态各异,美轮美奂,在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演出后受到国外戏剧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这些手势既是梅兰芳在传统旦角表演中吸收和继承的艺术产物,也是其从龙门石窟、晋祠女像、造像手印、中国绘画、生活滋养的他山之石,同时与梅兰芳对手势的艺术加工和刻苦锻炼密不可分.梅兰芳兰花指的源流与活水是艺术家向内吸收,向外借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丧葬舞蹈在文化上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即在形式上高度多元,而在文化功能与文化源起方面则归于统一.具体而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丧葬舞蹈大致发挥着“娱魂”、“娱神”与“娱人”的三重功能.而究其根本则是在“放大的悲”、“纯粹的静”与“狂放的喜”三者中,西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狂放的喜”来应对丧葬仪式中对死亡“本性的恐惧”与“拟制的从容”的剧烈冲突.丧葬舞蹈只是呈现此种“狂放的
弋阳腔是南戏的声腔流变的结果,其艺术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它的首要剧目是传统目连戏.本文认为,目连戏之所以能成为弋阳腔的看家戏,是受到宋元之际传入江西的傀儡戏的影响,以及江西发达的宗教文化和繁盛的民间信仰这一独特历史环境所致.弋阳腔正是在目连戏的基础上,在完成了“依字行腔”,“错用乡语”等唱腔方面的艺术革新.弋阳腔扎根于广大的民间,充满了乡土气息,深刻影响了明清之后的高腔各地方剧种.
甘肃省武山县的旋鼓舞是一项有着长久历史的民俗集体舞蹈文化活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在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文章通过对列入非遗名录前后的旋鼓舞活动的考察,对比前后具体的变化现象,进而产生相关的思考.
本文在美学批评的角度上,从内容的真善美到形式的创作手法与意境对舞剧《诺玛阿美》进行了分析与评论,展现如何将一部民族史诗用现代化的方式演绎出来,烘托出不一样的民族之风.
敦煌莫高窟为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莫高窟监测预警运行体系的建立,可及早的发现和辨别壁画。塑像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细微变化,并给出其变化的定量分析,不仅能为风险评估预警和尽早实施应对控制给出重要依据。本文针对莫高窟监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助先进的监测和传感技术,提出了对莫高窟大环境、石窟微环境、文物本体、崖体、安防和游客等内容的具体监测方法,并基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先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和碳排放量在全球层面都具有很高的区位商,本文引出“低碳城市化进程”的内涵,采用弹性系数来衡量中国低碳城市化进程的程度.GIS可视化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碳城市化阶段,上海处于高碳逆城市化阶段,山西等地区处于低碳城市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绘制各地区的低碳城市化进程的路径图,提出中国低碳城市化进程应当是满足一个“经济推动阶段——低碳意识阶段——低碳普及阶段——低碳均
会议
由黄遵宪、汪康年和粱启超等人创办的《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期间最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曾经其到过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幸的是,这份重要刊物因为人际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背后深藏的政治理念冲突,仅仅存在两年的时间就告结束。如同《时务报》巨大的正面影响一样,《时务报》的内讧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既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一个缩影,也由此折射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从它提出起就存在着概念不清晰、目的不明确、外延多交叉等问题.认为,文化景观则是介于人类行为过程遗产和人类行为结果遗产之间"混合"的文化遗产.它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被认为有独特价值、值得有意加以维持以延续其固有价值的、包括人们自身在内的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物的综合体.文化景观类型遗产可以分为乡村文化景观、牧场文化景观、工业文化景观、水工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城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