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增幅的合成诊断分析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增幅(Rainfall ReinforcementAssociated with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简称RRITC)是指热带气旋(TC)登陆后其降水突然明显加强的现象。文中对增幅类和非增幅类TC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做了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结果表明:增幅类TC处于强经向型环流之中,高空为急流入口区南侧的强辐散区,有西风槽与其叠加;低层有急流和水汽通道的长时间维持联结;增幅区有次级环流相伴。非增幅类TC环流背景相对平直,高空辐散弱,无西风槽叠加;低空急流减弱迅速,且水汽通道较早出现断裂;无次级环流出现。动能收支分析得到:非增幅类TC没有获得足够能源补充而减弱。增幅TC则获得动能输入,主要能量来自非地转风的动能制造,其中纬向非地转运动是获得动能的重要过程。高空南风急流入口区的非地转运动和降水增幅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1980年以来登陆台风资料发现,6~9月登陆台风在大多数年份呈现连续两年偏多的特征,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北半球副高强度指数以偏小为主、1~2月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或接近常年值,对后期6~9月登陆台风偏多有较好的指示性。由此可知,冬季北半球副高与太平洋区极涡,这南、北两支海气环流的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也是造成6~9月登陆台风偏多的主要因素。进而在此工作基础上,从短期气候时效角度,研制
2008年热带气旋“蔷薇”路径和降雨的预报存在较大误差。应用常规资料对这次预报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1)国内外各家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误偏差偏大,预报登陆,实际转向,是造成“蔷薇”路径和雨量预报偏大的主要原因;(2)副高脊线偏南、冷空气影响及台湾地形作用使“蔷薇”转向;(3)冷空气偏强且先于台风环流影响,浙闽沿海为干冷气团所控制,动力和热力不稳定减弱,不利于台风及其外围云团的发展,造成浙闽沿
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9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TC)的频数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厄尔尼诺次年TC频数较常年稍有增加。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显著偏多,增加明显的月份主要是8月和9月,拉尼娜次年,影响山东TC频数偏少。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越大,影响山东的TC频数越少。(2)影响山东的TC数和菲律宾以东洋
使用中尺度区域模式WRF和WRF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以2006年强热带风暴Wukong为例,进行同化由QuikSCAT散射计风场资料经UWPBL边界层模式反演所得到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初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控制试验和同化试验的结果,发现同化该反演海平面气压场可以较好地改善强热带风暴、Wukong数值模拟的初始场结构,使其初始场的强度和中心位置更为接近实况,暖心结构也更为明显,同时对于预报场也有一定的正效
0428台风是1949年以来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于12月4日登陆了我国台湾,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冬季登陆台风的特点值得研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出海的冷高与台风相向而行,台风外围气压梯度的增强,有利于加强与台风联系的北方冷涌,使台风旋度加强,对台风强度加强或维持有贡献;台风过程没有强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当台风发展成熟后,水汽能量主要依靠自身动力在洋面上获取
论文以1960~2007年共48年6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试验预报结果表明,对175个独立预报样本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南海热带气旋强度24小时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3.0m/s。另外,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样本及预报因子,论文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国内外
本文基于极坐标系下的原始方程,考虑海面摩擦力,并假定热带气旋区域内气块运动速度呈线性交化,气压场按照藤田公式分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位置、移速和移向的扰动对热带气旋风场影响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证明了在线性近似条件下,方程的解可以描述原始方程中热带气旋动能的二阶近似。针对2007年“韦帕”台风对本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登陆前本风场动力释用方法效果显著,而登陆后效果不明
在对2006年6月1日发生在东海的爆发性气旋进行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以进一步认识其爆发性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东海气旋的地面系统来自台湾岛附近的海上倒槽,在浙北沿海遇到高空比较深厚的低槽,大尺度的高空槽通过槽前正涡度输送和槽前后冷暖平流对斜压不稳定的加强作用为气旋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高空急流也通过其出口区的辐散和暖平流为气旋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环境。中低层在舟山海
热带气旋(TCs)是主要的致灾天气系统。TCs灾害是致灾风险源强度超出承灾体忍受能力而发生的异变事件,虽涉及四类灾害风险要素的共同作用,但TCs致灾因子强弱常起决定性作用。TCs致灾园子强度及异常程度越大,则越可能是小概率不常遇的极端事件,其超出承灾体忍受极限及一定风险概率下防灾设计标准的可能性越大,灾变风险也越大。基于此点,我们可以统一用风险概率量值来描述各类事件的分布特征,由致灾风险源强弱及灾
本文应用近代天气学方法,研讨台风“凤凰”在闽东北引发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大暴雨的发生是在有利的高空流场、西南季风急流、压能场密集带以及因台风具有高温、高湿和风大的特征、地形抬升增幅作用较突出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