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江书院八景”及其与书院园林选址的关系

来源 :江西省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景”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山水题名,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八景”文化景观逐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及文化底蕴,并成为具有地方园林艺术特色的一大瑰宝.而园林选址的优劣关系与园林环境特征息息相关,从而进一步影响“八景”的形成.本文通过对信江书院“八景”诗及图相关研究,探析书院园林环境选址特征,进一步了解园林选址与八景的关系,为今后园林选址研究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坏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景区要有特色,除了表面的独特景观和产品体验,其内在更需要一种独
面对中国农业生态失衡的严峻形势,食品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健康安全问题摆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农业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什么?怎么建设?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农业生态丈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梳理了“柰”、“林檎”等中国古代苹果属植物名称的涵义与演变,揭示出古人对中国古代苹果属植物生物学特征的认知和总结.
宋朝是一个战乱、灾害频仍的朝代,但宋朝又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业绩,这与宋朝发达的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为发展农业生产,宋朝政府采取了劝农生产、加强劳动力管理、解决农业生产资料、推广农业技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和减灾救荒等系列措施,在困难的国际条件和自然条件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齐民要术》中反映的山东地区园艺生产技术状况,涉及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花卉等方面的内容.
光绪纪元夏月湖北崇文书局开雕《齐民要术》,十卷全4册.卷前有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序”,王廷相“齐民要术后序”,葛祐之“齐民要术后序”,胡震亨“书齐民要术后”,“杂说”.木刻印本,追本求源,当与《津逮》本、《秘册》本、湖湘系统本、明抄本、南宋“绍兴龙舒本”系统本《齐民要术》一脉相承.结构体制完整,书体工整,内容翔实.前九卷计91篇,包括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方面内容,同时蕴涵经贸、文献学、
本文探研阿胶这一农耕产物正宗渊源.以有关为依据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分析推论得出阿胶与阿井、阿城存有难以分的血缘般关系.
百余年来的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研究,已经形成一套惯用话语体系.长时段视野下村落传统的形成与变迁的梳理、经验与理论的互证表明,冷水沟村借助优势传统和地近省城的便利,与外部市场联系不断增强,村落个性日趋鲜明,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既往研究却常常批评其封闭,保守、贫穷、落后.现代性主导下的乡村研究,形成了一套惯用话语体系,切割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地域性、连续性与整体性,误解甚至曲解村落历史与村落性质
肥城桃被世人关注,始于清代中期.钱泳《登楼杂记》称:“果品:桃之属北地最佳.京师出者,董四墓为上品;山东出者,肥城、临清为上品.食之甘鲜,他产者难与此伦也.”陈文述为友人所作《水蜜桃谱序》中,在历述各地佳桃时,提到肥城之品:“水蜜一种,志乘未详,然冀北有肃宁之产,山左有肥城之沃.
宁津杂技历史悠久,为鲁西北乃至中国杂坛的一支奇葩.一般认为它形成于秦汉,在明清和民国时期达到了传统时代的艺术高峰,其重要标志是宁津县黄家镇古会兴盛了五百余年,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和丰富内涵的杂技文化.在清末民初宁津杂技文化外传,南下取道香港,赴印度、缅甸、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南洋诸国或东亚地区;北上,从东三省去朝鲜、苏俄(联)乃至欧洲等地,促进了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