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

来源 :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7-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各学科对该病的系统认识及临床诊疗水平.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荣昌院长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古洁若教授牵头,广泛征求国内外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国内外近年EGPA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定了中国首个EGPA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
其他文献
出血是肺栓塞抗凝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出血事件的管理方法包括支持治疗、常规止血措施、输注血液制品和特异性治疗(血液透析、液体置换、快速逆转药物)。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它不仅是一组有着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还是一类有较高复发风险的疾病.国外数据显示VTE6个月复发率约为4.3%,1年复发率约为7.2%,10年复发率约为35.4%.国人近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如何有效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是哮喘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按照哮喘全球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推荐的哮喘治疗管理策略,评估内容主要有临床症状、肺功能、风险因素、吸入装置使用掌握情况,依从性和患者偏好等,并未针对哮喘气道炎症的本质.临床工作中发现哮喘患者
在控制性药物的升降级治疗中应按照阶梯式方案选择。哮喘控制维持3个月以上可以考虑降级治疗以找到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有效治疗级别。降级治疗原则:哮喘症状控制且肺功能稳定3个月以上,可考虑降级治疗。每一次降级治疗都应视为一次试验,需要密切观察症状控制情况、PEF变化、危险因素等,并按期随访。
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首次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诊治中的价值进行了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价和推荐,2018年GINA再次明确FeNO在哮喘管理的重要地位.当前临床尤其关注高水平FeNO哮喘表型,把高水平FeNO作为哮喘诊断的支持性证据
激素抵抗性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steroid resistant asthma,SRA),由于对激素反应差,病情严重,症状持续,拥有高发病和死亡风险,长期大剂量的激素治疗也对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应重视该类疾病,更新并统一对SRA的定义,更好地了解该病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该病进行预防、控制和激素替代治疗.本文就激素抵抗性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尽管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现有的药物治疗达到良好控制,但仍有5%~10%的患者即便使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所建议的第4级或第5级药物治疗,才能维持控制或仍未控制(即重症哮喘).这一小部分患者却使用了超过50%哮喘相关医疗费用;相比一般患者,其哮喘相关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对于重症哮喘的治疗是目前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哮喘合并症对哮喘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识别并处理重症哮喘患者的这些合并症至关重要。Tay及其团队开展了分等级哮喘合并症评估方法。首先应用问卷调查筛选哮喘合并症高危人群,其次临床工作者结合问卷结果、病史及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评估,最后对高度怀疑患有某一哮喘合并症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认识并关注哮喘合并症将有助于达到哮喘控制的理想目标。避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并限制不适当剂量的治疗(如全身性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空气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且已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因空气污染而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因此而引发的气流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也在逐年升高.如今,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气流阻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两种疾病,分别为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别简称为哮喘和慢阻肺).哮喘和慢阻肺是两种常见的非传染性
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1977年,美国纽约Rochester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Engel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四大因素,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从医学整体出发,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