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低眼压的临床分析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眼外伤眼整形暨眼眶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qiny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方法 对208例复杂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低眼压标准为≤5mmHg持续一个月以上.结果 208例中,术后1年低眼压的发生率为19.71%,其中无晶体眼和有晶体眼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1.45%和17.0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069,P<0.05=;视网膜切除和不切除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5.48%和13.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3.88,P<0.05=,玻璃体基底部切除干净与不干净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1.51%和36.2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7.8,P<0.05=术前低眼压与非低眼压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0.77%与13.08%,相比有显著性(X2=9.64,P<0.05:=;术前有眼内炎与无眼内炎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与16.8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104,P<0.05=,术前有视网膜脱离和无视网膜脱离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9.58%和13.7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5.57,P<0.05=,有无睫状体破裂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5.14%和11.19%,相比有显著性(X2=17.26,P<0.05=,有无眼内异物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5.46%和13.01%,相比有显著性(X2=13.88,这P<0.05=.结论 术前低眼压、睫状体破裂、视网膜脱离、眼内炎、以及术中晶状体切除(或术前无晶状体)、视网膜切开、玻璃体基底部残留较多是复杂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低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本文介绍了腹腔镜手术的特点、适应症、禁忌症等手术学相关问题,后重点分析了临床麻醉选择的原则,应注意的生理改变,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麻醉的管理和术中检测。
单肺通气(OLV)技术广泛应用于食管及肺疾病的手术,目前最常使用双腔气管导管来实施,它可以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健肺。确保气道通畅并避免交叉感染或病灶扩散,又可减少纵膈摆动及对循环系统的干扰,同时可为术者创造相对静止的手术野。但是,OLV时,无通气侧肺的血液未得到氧合就回到左心,可致静脉血掺杂、PaO2降低;无通气侧肺泡的缺氧等可致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使非通气侧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侧
本文介绍了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等三种麻醉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依据和保护机制。吸入麻醉药通过ATP敏感性钾通道扩张冠状动脉,是心肌缺血预适应中最关键的步骤,再灌注时氟烷、异氟醚及七氟醚能够减少心脏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抑制心肌缺血后CD11b的表达,很多化学反应和质子泵需要ATP来维持。阿片受体是小鼠和人心肌缺血预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原因,吗啡对再灌注损伤有直接抑制作用,以PKC和非依赖A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手术科室的手术治疗领域不断扩展,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前一天担任麻醉的医师应访视病人,详细了解病情,包括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步骤,以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拟定麻醉方案,并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作出评估,然后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术前多数病人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一般都将延续到手术后,不仅严重影响麻醉效果,而且影响术后康复。所以,主动控制病人术前焦虑程度是麻醉前
术后镇痛作为控制手术后持续应激因素-疼痛的必然手段,目前基础理论与临床均显示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防治或减缓手术创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r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病情演变,随着其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应由术后无痛为目标的镇痛管理转变为调控应激状态下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水平,防治SIRS的目标,为危重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探索新的途径。
目的 以前瞻性对照的方法探讨修复早期介入新鲜羊膜移植对急性重度眼烧伤重建眼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急性重度眼烧伤20例23眼,其中14例14眼在修复早期内予以单纯新鲜羊膜移植术,随访5.5+2.4月;另9例9眼予以药物治疗,随访8.2+5.1月.结果 手术组:新鲜羊膜移植全部成功未发生继发性感染;Ⅳ度烧伤眼术后角膜均修复,保存了眼球.平均角膜修复时间12.0±4.1周,角膜修复率为85.7%.盲目率
会议
目的 通过对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进行透射电镜下视网膜损伤后改变的动态观察,探讨眼冲击波损伤后视网膜结构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其演化过程.方法 用激波管制成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限点处死动物,摘取全眼球,取视飞纹下方后极部全层眼球壁,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冲击波造成了一系列视网膜的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早期视网膜视细胞细胞器肿胀、视盘肿胀、崩解、和微丝微管结构紊乱;继
会议
目的 通过对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进行透射电镜下视神经损伤的动态观察,探讨眼冲击波损伤后视神经结构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其演化过程.方法 用激波管制成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限点处死动物,取球后视神经,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实验眼伤后当天均出现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轻度水肿,角膜内皮轻度皱褶,房水闪辉(+),瞳孔较对侧缩小,对光反应明显迟钝.伤后12小时出现视网膜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