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机环形自动喷雾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全国煤矿粉尘治理与尘肺病防治技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o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带机环形自动喷雾”是在传统喷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解决了胶带机运行过程中上皮带煤流表面浮尘被吹起和下皮带表面浮尘受震动扬起后造成巷道粉尘浓度增加的问题.多套环形喷雾配套触碰开关同时使用,实现了胶带机运行时喷雾自动开启接力降尘.解决了转载点降尘效果不彻底、喷雾湿润皮带煤流表面后在运输过程中水分挥发造成浮尘扬起的问题.在晋煤集团成庄矿的实践运用表明,环自动喷雾具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皮带巷降尘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呼吸性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是最主要的职业危害.中国在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监测预警管理技术等方面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本文在深入探讨呼吸性粉尘颗粒物国内外分离技术和标准、分析目前主要的几种环境总粉尘浓度连续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外在个体监测方面主要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环境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监测技术方面尚处空白的现状,提出了开展环境呼吸性粉尘在线连续监测及个体监测技术研究的基本思路,阐明
本文以山西中煤华晋王家岭煤矿胶带大巷连采机掘进面为工程背景,针对煤层煤质属性及连采机割煤产尘特点,结合连采机自身结构和现场外喷雾使用效果,优化并设计了连采机摇臂上部机面、前部、下侧以及采集部后部大水量低压喷雾装置,实现大水量预湿润垮落煤体减少产尘、全方位喷雾封闭尘源控制粉尘逃逸扩散以及快速集中喷雾降尘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连采机喷雾优化后,降尘效率提升了90.3%,大量粉尘控制在连采机前部2m范围内
本文针对东山矿71507综掘面同时具有粉尘及硫化氢职业危害给其治理带来的难题,提出了采用泡沫吸收液一体化治理粉尘及硫化氢的新技术方案.研究了泡沫治理粉尘及硫化氢机理、泡沫发生装置及其布置方式以及泡沫治理粉尘及硫化氢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出掘进机割煤粉尘及硫化氢一体化高效治理的工艺参数;使掘进机割煤呼吸性粉尘及硫化氢均值分别降至10.7mg/m3及10.6ppm,呼吸性粉尘及硫化氢降低效率分别达到9
针对东林矿岩泥底板突出综掘工作面粉尘危害大且积水严重的问题,应用了高效泡沫除尘技术.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主要特性,并对该系统在东林矿的现场应用及除尘效果进行了考察,总粉尘降尘效率在88%以上,呼尘降尘效率也超过86%.该系统在东林矿的成功应用为治理井下岩泥底板突出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提供了技术途径,为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
为了提升综掘面的控尘效果,利用FLUENT模拟不同压入式供风风流分风方向与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研究压入式出风风流方向与综掘面控尘效果的关系,结合现场试验优选并加工对应的附壁风筒应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不同分风方向对工作面控尘效果影响不同;径向出风夹角为0°时,风流直接作用于运输皮带形成二次污染,控尘效果不佳;控尘效果最佳径向出风夹角为15°或30°.
对潮式混凝土喷射机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风压、跑风量和跑灰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风压、跑风量和跑灰率都与喷射机的输送距离成正比,跑灰率与物料含水率成反比,而跑风量与含水率无直接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了喷射机控尘所需的最佳控尘风量和负压,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喷射机控除尘装置使喷射机机身周围总粉尘浓度降到6mg/m3以下,降尘效率达到99%以上.
针对新桥煤矿2501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高、治理困难现状,在该工作面进行了高压喷雾与泡沫除尘技术对比研究.详细介绍了两种降尘技术的降尘机理、系统组成及设备现场布置方式.通过现场应用发现:泡沫除尘技术现场适应性更强、一次性投入较低、降尘效果更佳,更适合在2501综掘工作面应用.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煤矿的粉尘危害现状,总结了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并通过分析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使注水降尘技术满足综掘工作面正常生产要求,基于分段封孔注水技术,开展了快速注水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封孔技术注水时间短,快速注水工程可在运输皮带延伸期间完成,不影响正常生产;注水压力为12-14MPa时,注水时间2.5h,注水量1.6m3,湿润半径为1.5m,综掘机司机位置降尘效率为62.1%.
为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喷雾降尘机理,研究了射流雾滴的尾流流场以及射流雾滴尾流对尘粒沉降运动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静止雾滴绕流流场,通过伽利略坐标变换,得到了射流雾滴尾流速度分布;由尘粒受力分析可知尘粒所受流体曳力是尘粒运动的主要作用力,为此建立了非均匀雾滴尾流的平均轴向速度与尘粒所受雾滴尾流流体曳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射流雾滴背风面为非均匀尾流流场,发生了流动分离,雾滴迎风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