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褪黑素注射抑制雄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呈现剧烈季节性波动的环境条件中,许多动物都把繁殖过程限定在特定季节中进行,大多数鼠类也是如此。这种季节性繁殖的行为特征是造成鼠类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的主要害鼠之一,在近40年来曾多次暴发成灾,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繁殖具有严格的季节节律,短光照可以显著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每日的褪黑素分泌时长不同来实现调控的,但缺乏直接证据。本研究以出生于长光照(16h光照)中的4周龄雄鼠作为研究对象,每日进行褪黑素(每只每天注射0μg、6μg和50μg)皮下注射,在2、4和7周解剖称量繁殖器官重量,以期阐明长期褪黑素注射是否可以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雄鼠相比,6μg组雄鼠在第7周、50μg组雄鼠在第4周和第7周时睾丸和储精囊重量出现了显著降低。这一结果说明,褪黑素对雄性布氏田鼠性腺发育的抑制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是调节雄鼠出现短光照性腺抑制的重要神经内分泌因子。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本次实验获取的血清和下丘脑样本,检测血清激素变化和下丘脑繁殖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深入挖掘光周期和褪黑素在布氏田鼠性腺发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小麦蚜虫是我国小麦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发性害虫.本研究采用病虫测报学原理,对北京市植保站1990-2016年北京市8个区(昌平,大兴,房山,通州,顺义,平谷,密云,怀柔)的田间调查的百茎蚜量数据和相应的气象大数据,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麦蚜虫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通过空间相关分析,证明了北京8个地区蚜虫发生动态的空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可以进行统一建模.并通过自相关函数证明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蚜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是危害我国小麦的4种主要蚜虫。麦蚜具有分布广、繁殖力强、食性杂等特点,
本研究主要对甘肃省马铃薯在仓储过程中发现的一种蝇类——洋葱平颜蚜蝇(Eumerus strigatus Fallén,1817)进行了形态学以及分子鉴定.形态学方面,该虫的幼虫期体圆筒形,原足不发达无趾钩,后气门着生在短管上;蛹期呼吸管及体表针突仍然可见;成虫期头顶三角区宽大,复眼具稀短而明显的毛,中胸背板暗绿色具金属光泽,正中两侧各具1较狭灰白色粉被纵条.分子方面,通过提取该虫的基因组DNA,克
肠道细菌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可培养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肉杆菌的代谢表型特征.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肉杆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肉杆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肉杆菌能代谢34.74%的碳源、99.47%的氮源、100%的硫源和79.66%的磷源;高效代
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又称豆圆蝽,属半翅目(Hemiptera)龟蝽科(Plataspidae),是我国南方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光周期不仅影响昆虫的行为节律,还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交配繁殖等影响显著。伴随自然环境的复杂变化,光周期已成为影响物种调节生命周期的关键因子。
为明确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上海市水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上海市水稻田杂草共有55种(含变种),隶属于16科35属,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无芒稗、千金子、多花水苋、耳叶水苋等4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马唐、杂草稻、鳢肠、假稻、稗、空心莲子草、水莎草等7种,这11种杂草是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此外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3
啮齿目动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哺乳类动物,对不同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的抗药性被认为是鼠类在抗凝血类灭鼠剂选择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的性状。然而,有些生活在干旱地区的鼠类天生对抗凝血类灭鼠剂有着较强的耐药性或抗性。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是抗凝血类灭鼠剂作用的靶基因,天然抗性鼠类的Vkorc1为了适应特殊的生境可能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但具体的分子机
抗凝血类灭鼠剂是目前国内外鼠害控制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类化学灭鼠剂,但鼠类很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灭鼠效率降低.抗药靶基因Vkorc1(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上的基因变异是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鼠类抗性检测的主要分子标记.我国使用抗凝血类灭鼠剂已有30多年的使用历史,但对我国褐家鼠Vkorc1基因多态性的情况以及与抗性的相关性还缺乏了解.我们测序分析了
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属旋花科旋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田旋花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和再生能力,在我国新疆广泛分布,严重危害新疆棉田及果园生态系统.田旋花为多年生杂草,可同时通过地下根系和种子进行繁殖,其中,营养繁殖是田旋花在小范围内(如某一田块)持续危害的主要方式,而种子繁殖是其扩散危害的主要方式.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温度
光周期不应现象是指在繁殖功能受到光周期调控的动物中,长期处于繁殖抑制光周期相位中的动物,其性腺活性不被抑制,反而出现功能恢复的现象。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具有季节性繁殖特点,短光照可抑制雄鼠性腺发育,但对于布氏田鼠是否存在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实验室长期驯化种群的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在秋季(9月)将自然光照中的孕鼠分别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