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油高温氧化动力学性质的ReaxFF MD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ReaxFF MD[1]方法对生物油高温氧化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文献[2]对生物油组分的描述为基础,构建了化学计量比为1.0的24组分生物油氧化体系,并进行了高温氧化模拟.
其他文献
混合表面活性剂具有诸多应用性能,有赖于多种表面活性剂相互混合后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大大提高了体系的表面活性[1,2]。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相比传统的界面张力、电导、光散射等检测手段,具备能够获取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信息、可以对混合体系中各个组分的性质分别进行检测等显著优势[3,4]。
我们报道了二硫化钼在Au(001)上的一种新奇的准一维条带状结构。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二硫化钼与Au(001)的晶格失配所导致。
纳米生物界面作为与细胞或组织直接作用的基底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近年来,人们在纳米生物界面的设计和调控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控制表面浸润性已能够有效控制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在纳米生物界面上的吸附与脱附[2],但其吸附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页岩气是赋存于富有机质的页岩层中,以游离、吸附或溶解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吸附气占到总存储量的20-85%。最近的实验表明,无论从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占比,孔隙体积占比来看,页岩的主体孔径都是几至几十纳米(2-50nm)。
本文利用低温隧道扫描显微镜(LT-STM)研究了4,4-二溴偶氮苯在Au(111)上的光致和针尖脉冲致异构化反应.4,4-二溴偶氮苯主要以反式结构在Au(111)表面存在,并以头尾相连的方式密堆积.在508K的条件下退火,分子大量脱附,剩下的分子在表面形成链状聚合物.
近年来随着理论和实验方法的不断发展,发现了一些基元反应,它们对碳氢化合物的低温燃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其中的氢过氧烷基自由基(QOOH)、氢过氧烷基过氧自由基(·O2QOOH)是这些低温燃烧基元反应中比较重要的自由基。
航空燃料的低温燃烧直接影响其点火特性。由于实际航空燃料组分复杂,迫切需要对其重要组分均三甲苯和偏三甲苯的低温氧化动力学进行研究。本文利用射流搅拌反应器结合色谱和质谱研究了两种三甲苯在700-1100 K下的低温氧化。
Vinyl(C2H3)+acetylene(ethyne,C2H2),one of the important building block reactions to form aromatic rings,was studied using laser flash photolysis-laser absorbance spectrometry and time-resolved photoio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科学计算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多的燃烧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引入了数值模拟的手段,并针对不同组分的反应物初步建立了数据库。
丁烯酸甲酯(methyl crotonate,MC,C5H8O2)作为典型的不饱和酯类,具有合适的碳链长度,是生物柴油燃烧动力学研究中的良好替代模型,其燃烧机理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