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规程》技术要点解析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照明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照明系统走向智能照明、健康照明,其中照明控制系统也从手动控制、自动控制逐步发展到智能控制.特别是LED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控制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智能照明控制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技术规程》标准,以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等相关人员使用.本文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产品性能、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介绍该标准的技术要点.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在生产实践中用大口径电磁流量计由于出现故障或临近使用寿命出现流量计不能正常工作以及计量偏差过大需要更换流量计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利用原有流量计管段在线不断流带压安装流量计的方案.这不仅对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由于停水造成的连带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文中通过采用SONOKIT双声道超声流量计在线带压开孔安装实现在线更换流量计的案例来阐述可行性和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温度、照度等参数进行实测调研,并以问卷的形式全面客观了解使用者对站房内主要使用空间的光热环境反馈,并综合文中提出的改善措施,为夏热冬冷地区高铁站房的采光与遮阳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策略方法.
教室的光环境对学生的视力问题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改善学校建筑光环境,特别是新建学校建筑的光环境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本研究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要教学楼的12间不同类型的教室样本.通过光环境现场实测,考察分析了样本教室光环境质量;同时通过Radiance软件数字模拟方法验证了实测结果,并以立面、侧廊形式为关键设计变量,提出样本建筑改造优化方案.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实测和模拟结果均显示,样本建
文章从公路隧道照明安全角度入手,针对隧道照明入口段照明状况,利用视觉功效法中的反应时间指标,提出了最快反应时间的概念,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找出了最快反应时间和隧道洞外景物亮度、入口段亮度、样本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式,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得出了入口段光源的色温越高反应时间越短,样本年龄越大反应时间越长的结论.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公路隧道入口段照明设计和运行管理等理论、方法和实践具有参考
问卷调查与实测表明现有中学教室照明环境无法同时满足规范中对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和照明功率密度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照明模型仪模拟研究了不同墙面反射系数对中学教室照明环境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AGI32照明设计软件采用荧光灯和LED的照明光源进一步模拟研究中学教室照明环境;并选用LED来研究灯具布置方式对照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墙面反射系数提升0.1时课桌面照度值可提升13.4%;相同照明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舒适的天然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C01栋不同方向的四个教室为例,采用为使用者量身定制的调查问卷来帮助评估教室光环境,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测量所选对象的光照度,计算其照度均匀度.根据问卷调查表分析的结果,基于实测数据,提出了在ladybug和honeybee软件中调整教室角度及窗地比模拟教室天然光采光的数学模型方法,并
建筑外挂穿孔金属板作为一种近年来流行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在美化建筑外观的同时对建筑室内采光具有重要影响,其穿孔率是室内天然光照度的主要影响参数.在建筑设计初期,模拟出合适的穿孔率范围并给出设计参考值,可以降低后续工作的复杂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从设计阶段降低建筑建成后所需的照明能耗.通过Visual Studio2017以及C#语言,做出简单的具有windows窗体界面的软件,以使其可以跨windo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城市夜间光环境中的应用也得到扩展.运用ArcGIS软件对城市夜间光环境进行信息化建设,为城市光环境提供动态监控,实现对城市照明系统的实时控制,为减少城市夜间光污染作出贡献.本文针对城市夜间光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梳理了ArcGIS的软件功能、数据类型、应用流程,概述了其在光污染以及城市照明中的应用概况,并建立了信息化初探模型.
我国标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等人眼对周围亮度处于适应状态的位置应设过渡照明.通过实测与研究,重庆市部分地铁车站出入口过渡照明亮度比值大部分未达标准.相关标准规范仅给出室内外亮度变化比值大致参考范围,未考虑全国不同光气候区与不同季节变化下天然光的不同.通过测量并分析了地铁车站白天、夜晚出入口亮度比值,得出部分车站亮度值不符合国家标准;分析了不同光气候区及不同季节天然光变化规律;调研了车站室内
汽车在隧道内行驶时,驾驶员视野被控制在一个管状空间内,环境单调且不醒目,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引发交通事故.近年来出现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隧道路面,是否以及怎样影响视觉感受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及眼动特征分析实验方法,对公路隧道中间段彩色沥青混凝土道路视觉舒适性展开研究,探究红绿黄三种路面对受试者视觉舒适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受试者眼动特征,结果发现绿色最有利于受试者视觉舒适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