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注重体育锻炼以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是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作为监护人的初中生家长,其态度会对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如运动能力、积极程度等。因此,本文对初中生家长看待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开展调查,分析初中生家长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是否直接影响初中生,探究其原因,明晰影响关系,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先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课外体育活动、初中生参与、态度进行界定,再整理提取文献中可借鉴的相关论点,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杭州市临安区锦城镇的初中生家长展开调查,获得调查数据。再采用SPSS19.0对相关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初中生家长看待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one-Way ANOVA)、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获得结论:①子女不同性别在认知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情感和行为上具有显著性差异;②是否独生子女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③子女不同年级在情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认知、行为和总体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④过去不同经历的初中生家长在认知、行为、总体态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⑤不同职业的初中生家长在情感、行为、总体态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⑥不同学历的初中生家长在情感、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⑦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初中生家长在认知、情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⑧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自变量与整体评价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情感对整体评价的影响最大。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①通过宣传改变初中生家长传统观念;②以表彰奖励形式让初中生家长重视体育;③初中生家长亲身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丰富运动经历,促进了解;④建立沟通机制改变初中生家长认知;⑤鼓励初中生家长采取低成本的锻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