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一种新型钢镀铜接地材料GALMAR,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接地系统,建立了该接地系统电阻计算模型,分析了大地环境等因素对接地性能的影响.利用该三维接地系统解决了华北地区高压电网500kV线路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严重超标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其他文献
文中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从大量现场录波数据中确定现有各种算法(如群体比幅比相法、五次谐波法、暂态小波法)的有效域,实现多判据的智能融合,利用它们的互补性,扩大正确选线的故障范围,提高了选线结果的可靠性.现场算例表明该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方式的现状,介绍了采用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提高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的精度,同时也使自动寻找接地故障点、隔离接地区域成为可能.
本文研究了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架空地线的材料、出线数量和对端有无电源,以及杆塔接地电阻和沿线土壤电阻率对变电所母线故障电流分流系数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消弧线圈、小电阻、高电阻3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近3种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内过电压、继电保护、通信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
采用小电阻接地,可以限制内过电压的倍数,一般也不会产生各类谐振过电压,改善了10kV配电设备的工作条件.本文对这两种接地方式的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对采用消弧过电压保护装置实现消除接地过电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装置的构成、功能及接地选线功能的实现.
笔者根据接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及处理方法,论述了测量结果及处理方案,并提出杆塔接地系统中存在接触电阻的问题,指出提高杆塔的耐雷水平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自动补偿消弧线圈并联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消弧线圈并联运行时的工作原理和地区配电网实测数据,讨论了预调式和随调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可能出现的并联运行情况(预调式与随调式、预调式与预调式、随调式与随调式).文中还提出了并联运行的注意事项和建议运行方式,如对于频繁出现合解环操作的母线,应合理布置具有不同调谐方式的消弧线圈,优先考虑预调式与随调式消弧线圈并运行等.
本文通过比较对某电站增加不同形式接地极的效果,分析了斜接地极对改善接地网接地性能的作用及其优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本文介绍一种性优价廉的新型抗腐蚀接地装置.它对高盐碱含量地质地区及土壤电阻率很低地区接地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