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尺度的生态经济通廊的应用探讨

来源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矛盾为背景,以小流域的河流治理为切入点,以生态经济通廊的理念探讨生态资源释放经济价值的可能性及实现流域综合开发的新路径。首先,依托城区生态资源,通过对小流域的生态资源条件、区位、景观、交通、建筑、开发强度、相关规划等总体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生态经济通廊的入选标准,并提出通廊范围划定原则。以此标准为基础,在所选的生态经济通廊的范围内,强调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重视沿线的产业的发展及片区的整体带动,以慢行交通、公共空间、滨水断面、滨水岸线功能为切入点,强化生态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关系,重视城市居民与生态资源的参与及体验,以深度挖掘生态资源的价值,建设生态经济型城市。结合上述生态经济通廊选址标准及规划研究,本文以深圳市坪山新区马峦山与坪山河生态经济通廊为例,探讨小流域尺度的生态经济通廊理念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天津市生态环境现状,提高天津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结合天津市自身情况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进行了本地化、国家公顷法、增加污染物和水资源账户以及纳入湿地和海洋
会议
氢能源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法是重要的制氢方法,研究开发具有高析氢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就成为该法中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过渡系金属合金能够通过协同效应
  论文首先指出了城市规划学科与实践中审美价值从自然美学到功能与视觉美学再到生态美学的审美价值的演变与复合即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将生态功能作为前置和基础。随后,论文分
会议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于1997年,是扬州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性学术期刊,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爱、支持
  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的核心议题,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并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低碳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规划在很
会议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的新区规划与建设大多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造成了合理定位缺失下的产城割裂、粗放扩张模式下的价值流失、联运机制欠缺下的接驳不畅、生态目标缺位
  传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已难以为继。由此,城乡建设模式转型成为必然,新型城镇化成为新
会议
  生产性空间作为人类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全世界每天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在工厂、园区等生产性空间中度过。无论是早期的工业革命时代,还是全球现代化的今天,此类生产性空间都始
会议
  论文研究了应对气候变化促成中国城镇化向低碳生态发展转型这一趋势,在我国大中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推行“五大模块,协同规划”的低碳规划方法论,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碳盘查编制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K型二氧化硫缓释杀菌活性包装袋(K袋)、K袋加乙烯吸附剂处理2种保鲜包装方案,以裸放和普通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包装作为对照组,每隔2d分别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