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念珠藻——一种新念珠藻的分离和培养

来源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耳是一种菌-藻共生体系,在中医药中属药食兼用,为了分析和制备其活性物质,我们分离培养获得了一种新的蓝藻--石耳念珠藻(Nostoc Umbilicarium),对其生长特性以及光合色素相对含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石耳念珠藻具有典型的营养细胞和异形胞,其生长特性也与其它念珠藻相似;石耳念珠藻适合在pH6.4酸性环境和强光下生长,该组合培养模式下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增加(P<0.05);室温吸收光谱中叶绿素蓝区相对峰高降低,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增加,表明石耳念珠藻具有较强的叶绿素合成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配合2007年1月1日后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停止使用,2004年、2005年笔者连续两年进行几种中低毒性杀虫剂防治小麦田地下害虫药剂
昆虫单个嗅觉感受细胞反应,它比EAG反应能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本文简要介绍昆虫单细胞反应的模式,单细胞反应的特性及主要参数,信号转导通路.
本文采用苘麻、葎草、豚草、萝藦、茵陈蒿和苦荬菜6种本地野生植物的石油醚和乙醇粗提液对桃蚜、甘蓝蚜、小菜蛾及天幕毛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苘麻的两种提取物
地球上蕴涵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其中有许多种类的体内含有多种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行为活动产生作用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因植物种类不同、所存在的部位不同而异,对昆
对采集于舟山朱家尖石莼(Ulva Lactuca L)采用XH-100A型电脑微波萃取仪进行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相互验证分析,证明其主要为多糖成分,并对其多糖成分进行
疣海星(Pentaceraster sp.)为瓣海星目(Valvatida)瘤海星科(Oreasteridae)棘皮动物,其中皂苷成分具有抗肿瘤、真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
本文研究从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 Halim)中分离纯化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PSP)的方法.用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从人工培养的微小亚
很久以来微藻细胞外物质,成为植物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首次发现的微藻生物活性物质是由Harder发表的点状念珠蓝细菌研究论文中提到的从有机物中释放的有毒物质. 上个世纪
目的:为保护和利用我国东海微生物功能基因资源,选择能生物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Ⅰ型聚酮合酶(PKS)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研究不同海洋生境中PKS基因的分布情况. 方法:采集我国
RGD毒素肽是某些有毒生物唾液腺分泌物中特有的以RGD(Arg-Gly-Asp)序列为特征性模体(motif)的小分子量蛋白.其可凭借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特有的RGD分子序列而成为细胞外基质(E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