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Ⅱ型并指(趾)家系中HOXD 13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非综合征型并指(趾)症(syndactyly,SD)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常见肢端畸形.根据临床表现,非综合征型SD分为五种类型(Ⅰ-Ⅴ),其中Ⅱ型SD为并多指(趾)(synpolydactyly,MINM 186000)畸形,因此也称之为SP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3-4指、4-5趾并指(趾),蹼中第4指及第5趾部分或完全多指(趾)畸形.国内外研究表明HOXD13第1外显子的多聚丙氨酸链延展(polyalanine expansion,PAE)突变可导致典型SPD.目的针对本实验室收集的两个典型SPD家系,进行HOXD13基因致病基因突变鉴定.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3-5ml,常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针对HOXD13基因的2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的交界区设计引物,对先证者进行HOXD13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对在SPD患者中已经发现的可疑突变区进行T克隆测序;进一步针对HOXD13外显子1内多聚丙氨酸链(PolyA)编码区设计引物,对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PolyA编码区的PCR扩增和PAGE分析,以确认该突变为本SPD家系的致病突变.结果 两个SPD家系中的所有患者HOXD13基因第一外显子PolyA链的丙氨酸数由正常的15个延长为23个,突变导致PolyA延长8个丙氨酸,且基因型与SPD表型共分离;结论虽然两个SPD家系致病突变均为HOXD13基因外显子1内8个丙氨酸的延展突变,但突变区存在SNP,突变等位基因始祖不同;此外,两个家系中男性患者表型远较女性患者严重得多,提示SPD表现度可能还有其他与性别发生相关的修饰因子.
其他文献
患者男,35岁.因双眼先后视力下降9个月伴双眼轻度胀痛.2012年3月份,突然右眼视力下降伴胀痛,就诊于解放军85医院,查右眼矫正视力0.3,眼压35 mm Hg(1 mm Hg=0.133 kPa),诊断为"双眼继发性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随后双眼压又再次升高,视力下降就诊于上海眼耳鼻喉医院,诊断为"双眼继发性青光眼",再次给予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10月份眼压再次升高
会议
目的 糖尿病并发眼底改变性疾病,因为有眼底镜的可是性存在,疾病的形态改变和具体过程是非常明确无误的!即眼底动脉近心端有痉挛性收缩,而远端有眼底动脉的病态性舒张,其实是"豆腐渣"工程的血管舒张-动脉肌淀粉油脂水肿样改变.这些远端舒张的动脉,有时可形成微动脉瘤并伴发出血性发生.眼底黄斑区,也会有淀粉油脂水肿样改变.
会议
总结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术的全手术期护理经验,本院共做106例手术,其中微切口手术53例.本文报告53例微切口玻璃体切割的全手术期护理,做好术前访视,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完备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术中严密配合,术后严格控制患者体位,预防感染,做好健康宣教.本组患者随访30例,手术效果良好.
会议
目的 疾病是有本质的,中医学就有具体的探讨的,就是内脏热或血流热.而主流西医学是没有根本性的探讨无疑!所以医理不清就作各种治疗.中医是顺自然治疗无疑,顺自然就是对科学和生命的尊重,是正确的科学无疑!而反自然就是错误的或失准确的科学无疑!所以具体的研究中医顺自然的抢救与主流西医学反自然的急救,用氧气与糖产热的基本条件,用人体的热调节的具体活动,用细胞的冷热自保本能的具体活动,就可说明主流西医学反自然
会议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中医药方法-中药、中药熏眼熏洗法、针灸联合散瞳、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医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各类葡萄膜炎.结果 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前葡萄膜炎19例26只眼均痊愈,有效率100%.后葡萄膜炎7例12只眼中痊愈4只眼、好转7只眼,有效率91.6%.全葡萄膜炎10例17只眼中6只眼痊愈、好转9只眼,有效率88.2%,总有效率达到94.5%.结论 初
会议
目的 探讨术后体位护理对对硅油填充曲安奈德眼内注射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30例30只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接受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手术.为控制手术后炎症反应,手术完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2 mg.随机分为体位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体位:手术后先采取坐位或鼻侧卧位2h,使曲安奈德颗粒沉积在下方或鼻侧视网膜表面,然后根据疾病及手术需要采取相应的体位.
会议
Todays clinical cytogenetic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like 30-40 years ago.Digitalizing, automation, and especially moving toward to molecular have totally changed the concept and process in cy
会议
目的 建立运用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技术一次检测腹泻病粪便同一标本中7种常见致病菌的方法.方法 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基因,并据此设计引物及探针,制备相应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了标准菌株,并直接检测腹泻病粪便标本64份.结果 以多重PCR扩增出7种腹泻病致病菌特异的致病基因片段,并与基因芯片相应的探针杂交.最低检测菌数为10到100 cfu/ml.64份腹泻病粪便标本检测出45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aplasia,PSACH; MIM 177170)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短肢侏儒,步态蹒跚,关节、韧带松弛,幼儿期脊椎异常,青春期骨关节炎,及X线下干骺端成骨异常等.在多数家系中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致病基因病因为位于人染色体19p13.11的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tric matrix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的眼外肌功能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的不同该病至少分为三种类型(CFEOM1、CFEOM2、CFEOM3).CFEOM1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先天性非进行性限制性眼外肌病,双眼上睑下垂.眼球固定于下转位至少10°且上转不过中线,水平运动可不同程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