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翻转课堂”+“MOOC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教学一直沿袭"教材→教师→教室+学会"的模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以"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师生之间各安其责,几乎没有互动,以《会展英语》为例,老师在教材的基础,采取视觉演示的方法把大量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短期内得到提升,而且商务交际能力也随之提高,但其弊端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中,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都是缺失的,虽然接受了理论知识,但无法应用在现实之中,脱节的现象十分突出,另外这种授课方式比较单纯乏味,很多学生听课过程中昏昏欲睡,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行改变,要增大灵活性,采取综合应用问题导向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且注重联系实际,利用网络优势以公开课的形式传递信息和资源,为了加强实践性可以把会展行业的真实案例纳入公开课之中,在进行教学时要认识到学生是主体的事实,使学生在学习逐步建立批判式的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使学生逐渐形成忆→理解→体验→学以致用→反馈的学习方式,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标准化事业改革工作,立足广州实际,分析了团体标准发展基础,提出了团体标准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促进团体标准发展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为各地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达成"到2020年,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发展较为成熟,更好满足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的需求"这一团体标准发展目标,本文围绕标准的定义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实际影响,认为标准在市场经济活动这一范畴中具有品牌权威性、相对无效性、利益相关性、权利归属性、责任归属性、属性差别性等几种属性.围绕标准的属性分类归纳了我们现有团体标准工作的情况,识别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而推导出取消与经济
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团体标准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是企业获得竞争能力和引领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标准化深化改革中居于前列.为了更好的发挥团体标准在企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综述国内外团体标准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标准化改革对于团体标准的政策,结合国内外环境,研究企业团体标准的培育重点、培育工作机制,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以国际、区域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以现状、运行模式、工作机制等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系统化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的结果,为改善我国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提供了举措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认为我国应扩大及深化标准的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填补标准的空白,在标准新领域抢占话语权.本文还提出针对国外出现的标准统一适用与地方因地制宜等问题展开思考,防微杜渐,建立对标准客观评价的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标准的良性运行机制即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办单位为政府相关部门,承办单位为协会和企业.承办单位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许多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展会得以顺利举行.这届展会并不盈利,其中的许多做法妥当与否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根据"消费者关联"理论,对展会所涉及的展品品质、配套活动、价格、交通、宣传、服务环境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作为"双边平台",书展是由组展商搭建起来服务于参展商和观众的沟通活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励创新竞争、交流市场信息和促进供需互动.书展的作用,尤其是国家级书展的作用,在于推进版权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积累知识产权资源,维护数字主权.本文基于平台经济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讨论上海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上海书展是以"图书大卖场、名人大秀场、文化大展场"为特色的图书消费展,
一直以来会展创新概念抽象,对会展创新的实践工作指导意义较弱.本文基于供给和需求整合分析视角,从观众的感知出发,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会展创新及其对观众忠诚影响的整合模型,并采用机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通过对广州婚博会观众的调研,实证检验了会展创新各维度与整体创新、观众满意及观众忠诚的相互关系.
随着日前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落幕,艺术节对于城市发展、文化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各界对艺术节的关注与日俱增.艺术节服务于艺术追求,尊重艺术个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纵观全球各地,各式各样的艺术节五花八门.几乎可以说有多少个艺术节,就有多少种办节模式.与此同时,每年都有新的艺术节诞生,也有旧的艺术节停办.为了实现艺术节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委托专业机构针对每届节事开展评估,为艺术节不断
国际化是展览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展览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会展行业的高速发展,国际化将是我国展览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选择目标市场,以何种模式进入,具体的实施路径,这些都将成为展览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展览企业国际化的必然性,研究德国展览企业国际化现状及其发展特点,并对德国展览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进行探讨.本文以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为例,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