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标准化发展进程与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认为我国应扩大及深化标准的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填补标准的空白,在标准新领域抢占话语权.本文还提出针对国外出现的标准统一适用与地方因地制宜等问题展开思考,防微杜渐,建立对标准客观评价的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标准的良性运行机制即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智慧城市实现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始终把维护公共安全作为治国理政,保证民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公共安全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科技引领、法制保障、文化支撑,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制化,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和水平,有效的防
本文通过分析团体标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团体标准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主导的标准为基础,市场自主的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架构,明确了"市场驱动、政府引导、团体主导、自愿采用"的团体标准培育发展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建议.
近年来,国家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和支持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正在成为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团体标准的作用、形成与运行机制,以及我国目前相关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标准体系发展经验与启示,针对加速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工作进程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参考建议.
从标准经济学属性上,团体标准是介于事实标准和正式标准之间的一类标准.如何协调好事实标准和正式标准之间的选择关系是团体标准微观层面高效的关键.本文基于"囚徒困境"经典双人博弈模型,构建三阶段协调博弈模型分析团体标准在演化过程中事实标准与正式标准的协调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在已知未来正式标准(即团体标准)优于事实标准以及正式标准的绩效高于事实标准的前提下,低折现和参与者缺乏耐心能够促成尽早"合作".在此
在世界范围内,标准与专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团体标准工作与专利创新工作密不可分.我国团体标准正在逐步发展,社会团体可以参考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经验,充分考虑标准制定的不同阶段对专利创新工作的要求不同来进行专利工作部署,协同加强专利创新工作,从而保证标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应用范围.
随着我国发展团体标准的确立,培育团体机构,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成为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的关键点.本文以壮大团体机构及团体标准数量为出发点,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团体标准培育模式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地域共性,发展区域性团体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并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关于建立区域性团体标准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区域标准联盟实例——"华北区域标准战略联盟"的发展状况.
本文围绕标准化事业改革工作,立足广州实际,分析了团体标准发展基础,提出了团体标准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促进团体标准发展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为各地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达成"到2020年,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发展较为成熟,更好满足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的需求"这一团体标准发展目标,本文围绕标准的定义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实际影响,认为标准在市场经济活动这一范畴中具有品牌权威性、相对无效性、利益相关性、权利归属性、责任归属性、属性差别性等几种属性.围绕标准的属性分类归纳了我们现有团体标准工作的情况,识别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而推导出取消与经济
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团体标准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是企业获得竞争能力和引领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标准化深化改革中居于前列.为了更好的发挥团体标准在企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综述国内外团体标准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标准化改革对于团体标准的政策,结合国内外环境,研究企业团体标准的培育重点、培育工作机制,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以国际、区域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以现状、运行模式、工作机制等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系统化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的结果,为改善我国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提供了举措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