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Ancient History

来源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study of ancient history in western Europe has always been connected with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reece and Rome on the formation of European culture.The critical study of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 (Israel, Egypt, the Near East, India, China, Japan) arrived late and has remained peripheral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western culture.
其他文献
汉代和清代的学者在纪事、著述、考证、议论等研经治史的过程中,屡屡提到"实事求是"的问题.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治学特征与考据方法上,更主要的是规范他们研经治史实践的学术观念.古代学者"实事求是"观念的内涵及其影响,不仅导致了当时的学界形成注重征实和求真的学术风气,而且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沿着征实的途径发展和演进.在实事求是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史学从注重书法褒贬的义理史学过渡到注重求是考信的实证史学,对
民初的"文化遗民"是一个群体,他们学有根底,治学严谨.处于过渡时代,或与新政权若即若离,或游离于政治活动之外.他们从事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力图再现史学传统,达到致用于社会的目的.这些旧派史学家秉承考据、考订等史学研究方法,在编著史书、整理文献、教育后学等方面继承了中国史学家的衣钵.他们对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派史学家的史学主张不以为然,更多是批评的声音.由于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转换,旧派史学家不能很快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中国传统学术史的集大成之作.其受明代中后期学术史编纂的时代风气影响,并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拟从书名、编纂体例、资料来源和著述旨趣等方面予以讨论.
本文以《顾领刚日记》\《顾领刚书信集从《顾领刚读书笔记》等材料为主,意在初步梳理顾先生迁京之前在上海经历的数次政治运动的大致情祝。
在对西方史学史发展长河的考察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被看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经历了19世纪所谓"历史学的世纪"近百年风起云涌的辉煌之后,西方史学也在世纪之交迎来了关键的一次转向.如美国新史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于1912年发表《新史学》一书,宣称历史学也"需要一个革命",向传统史学发出了有力的挑战.即便是在西方传统史学堡垒的德国,以卡
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对"瘟疫"这一视角的导入,极大地颠覆了传统上自然与人文、自然史与社会史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新的解释框架被表述为:人类历史的生存样态取决于由"病菌的微寄生"和"大型天敌的巨寄生"所构成的双重寄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除了从总体上重新解释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解释框架还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如下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为什么非洲的热带草原孕育了最早的人类却不能启动文明的进程?为什么文明只能
The ancient Greek and Chinese perceptions of foreign peoples invite comparison at some point.As a Chinese studying Greek history I cannot help wondering if it is by sheer coincidence that two of the m
自《隋书》以来,"拂菻"这一名词开始出现在中国史籍之中.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拂菻"是古代中国人对拜占廷帝国的称谓,但是在不同史籍的具体内容中,尚存有一些争议.以《宋史》为例,其中提到的"拂菻"与之前史籍中的记载颇有不同,因此国内外学者,如夏德、科尔多西、齐思和和徐家玲等均认为该"拂菻"应为塞尔柱突厥人,而非拜占廷.而另一些学者,如沙畹、陈志强和杨宪益等则认为该段史料中记载的"拂菻"依然为拜占廷帝国
Ammianus excursus on the Huns is one of the most conspicuous of the ethnic descriptions in his Res Gestae.Occurring just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of his thirty-one books, it is embedded in the
会议
With reference to his travel-narrative, the Relatio, this paper discusses Odoric of Pordenones record of his visit to China between 1324 and 1327.Starting his journey to the East in 1318 from Padua, t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