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心肌酶、胸腔积液及尿酸等检验的意义

来源 :国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循环系统疾病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栓塞死亡率可高达30%,如经及时正确诊断治疗,死亡率可降至2%~10%。在美国肺栓塞死亡率占全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肺栓塞的死亡原因是诊断的失误。国内资料报道漏诊及误诊率高达33%~92%。本文重点复习国内外文献与分析病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SCF,FLT3L联合IL-2,IL-7及IL-15等的不同组合来同时扩增CB-CIK/NK细胞,并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CIK/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
在常用化疗方案中四氢叶酸(CF)一般只用于HDMTX时。笔者对3例非HDMTX治疗,合并严重骨髓抑制、感染、全身化疗反应,应用CF,取得满意效果,现进行报告。
许多人类癌肿都表现出非随机的遗传学异常,癌肿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改变有着紧密关系。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遗传学研究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具有独特的诊断意义及预后判断价值。笔者对2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现进行报告。
EBV与人类某些肿瘤确切关系极为复杂,通过对“永生化”LCLs的研究,比较LCLs与正常B细胞在分子与细胞水平的不同,初步探讨细胞”永生”与“转化”机制,与EBV有关的肿瘤,EBV基因可以编码正常人体细胞不表达的蛋白,因此设计EBV基因及其产物为靶的基因治疗有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EBV潜伏感染与人类肿瘤关系以及以EBV为靶的基因治疗。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和实施,其预后得到了极大地改观,约40%的患者经过化疗可获得长期无瘤生存。但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尤其多药耐药现象的存在常常使化疗归于失败。从发育生物学的角度讲,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往往源自于髓系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分化受阻,细胞化疗实施的局限性促使了分化诱导治疗和化疗在临床上的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
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广泛开展,为多数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是人类肿瘤治疗史上最为重要的突破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及热点,人们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细胞治疗时代。我国近年来脐血库的建立,促进了小儿HSCT的开展,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小儿HSCT,进展较慢。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
目前小儿恶性肿瘤已成为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恶性肿瘤与成人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小儿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对免疫组织化学在儿科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本文介绍了多药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本研究从保护骨髓造血功能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化疗药物剂量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
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病变中含有具特征性的异常郎罕氏细胞。临床表现多变,可从单一骨病变到许多脏器广泛受累的疾病。本文就此病的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了介绍。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的活性成份组成,在中国、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往的研究已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减少白细胞粘附于细静脉管壁,减轻细静脉过氧化物的产生和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改善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肝脏微循环障碍。然而,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微循障碍和心肌损伤未见报导。本实验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