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刨载体--功能性游戏初探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专门腾出完整的学习时间的机会很少.在“碎片化”学习时间里,把电子游戏融入科学教育组成一个崭新的科普文创载体——功能性游戏,其作用极富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普功能性游戏发展现状的探讨研究,对其开发设计提出了结合中国国情、巧用先进科技手段、引入道德价值导向、进行多领域跨界合作的实践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中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研究了各指标的合理赋权问题.由于指标间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几个主要变量,对201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普能力计算得分并给出排行榜.所用的二级指标个数为39,超过全部评价对象[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目,不满足因子分析方法所需条件.为此,尝试两种解决办法,
科普讲座作为一种非常传统的科学传播形式,在许多科技博物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因组织形式、师资力量、经费等问题,科普讲座的定位及其传播效果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从讲座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对科普讲座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三种方法,在加强内容和形式策划、尝试多样合作方式及组建专业团队三方面对科普讲座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科学普及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科技发展,对利用科技产品造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科学普及对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和利用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普及和传播(以下简称科普)是指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行为。为了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本文中科学普及和科
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产业的职能从单一的种植向服务业转变,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园区相继推出了农业科普体验内容,以让更多普通受众了解农业知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也在农业科普传播中广泛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普体验交互系统、3D农业展馆、虚拟化农业体验项目的落地,信息化系统在设计内容的科普性、推广性和娱乐性兼容方面十分欠缺,农业知识科普传播深度、广
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电视科普节目面临收视率下滑的尴尬,影响了科普知识的传播.本研究意在利用数字媒体与电视科普节目的优势,使其有机融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达到有效科普的目的.本文阐述了4个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中一个作品的发布形式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媒体加上传统电视媒体,最大化地传播科普知识.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互联网+”实现了多样化的延伸,科学传播与普及工作也不例外,若要建立“互联网+科普”的信息化应用,科学普及工作则如同搭乘了互联网快车,科学传播的渠道将更加宽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和应用了科学知识,全民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将在寓教于乐中逐步形成.
现代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科技馆作为我国科普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技馆的发展.目前,荆门市科技馆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实现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提出了几个新的观点,如提高认识,管理的创新,功能、展品的创新,品牌打造和服务方法的创新等.
美国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共同主持的“地平线项目”,对未来5年可能对教育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数字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预测.本文节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教育篇)中提出的不同阶段网络化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天津科学技术馆具体实际,对智慧化科技馆建设进行探究分析,致力于打造符合市民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
通过回顾分析超大城市上海的气象科普工作实践,结合在发扬本土文化、气象历史挖掘、青少年科普活动组织工作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对气象科普工作体系机构改革、品牌创新发展、推广能效升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科技馆是吸引公众学习科学、帮助公众了解科学、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场所,其官方网站是科普资源信息化的集中表现,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纵观国内外科技馆官网,科普拓展资源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本研究挑选国内外6家知名的科技馆,调查它们拓展资源的整体信息和质量,分别从表现形式、学科分类、获取资源难易程度和内容自身质量、内容编排质量、内容呈现质量、内容互动质量、用户使用质量、资源利用质量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调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