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的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辅助物理疗法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改善循环、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复方辅酶A注射液抗氧化剂及B族维生素为主的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8例患者1周后辅助高压氧治疗15天,5例患者2周药物治疗后辅助甲强龙耳后注射;分析患者的年龄、初诊时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出现耳聋症状至开始治疗时间以及是否伴随耳鸣和或眩晕症状,是否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各种因素引起气管狭窄缺损需切除病变组织和重建气道。气管缺损长度超过全长1/2(成人)或1/3(儿童),一期吻合困难,对于颈部放疗或老年患者,安全吻合长度会进一步缩短,导致患者终生戴管或临时支撑材料;在切除气管恶性肿瘤时,术者往往偏向保守,难获得阴性切缘,5年生存率仅约5%。
目的 儿童头颈部淋巴管畸形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2007年5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头颈部淋巴管畸形患儿资料,对患儿人口学数据、临床及影像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患者中,男性84例(66.1%),女性42例(33.9%).年龄4天至13岁(中位年龄1.4岁).病程4天至9年(中位数3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现包块”者106例(83.9%),打鼾或呼吸费力19例(1
目的 探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结合个性化耳支架对获得性耳廓缺损的患者进行耳廓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获得性耳廓缺损患者156例.男110例,女46例;年龄8~60岁,中位年龄20岁.致伤原因:烧伤92例,创伤57例,咬伤7例.50例几乎完全失去耳廓及耳垂,45例失去上中2/3耳廓,39例失去上1/3耳廓,10例失去中1/3耳廓,12例失去下1/3耳廓及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4年收治的部分喉及下咽狭窄的患者共23例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本组患者共23人,男性14人,女性9人,年龄3-58岁(34.3±11.2岁),就诊时气管切开22人,其中:下咽狭窄4人,喉狭窄17人(喉狭窄中声门上狭窄2人,声门区声带麻痹及声门区瘢痕导致狭窄6人,声门下狭窄7人,涉及喉2个及2个以上部位的2人),下咽合并喉狭窄2人.
目的 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的常用化疗药物。然而相当一部分喉癌患者对5-FU治疗并不敏感。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microRNA被认为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化疗敏感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HPVDNA探针排查本地区喉鳞状细胞癌病例HPV感染情况,并利用基因芯片对HPV阴性的喉鳞状细胞癌5-FU化疗敏感相关microRNA的进行筛选。
目的 肿瘤缺氧微环境是人类恶性实体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表明缺氧微环境可诱导及促进喉鳞状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MicroRNA被证明在缺氧环境的调控作用通路中扮演关键角色.本研究对miR-744-3p调控缺氧微环境下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目的 揭示广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患者的分子病因构成,为规范标准的聋病筛查、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广东地区507例NSHL患者抽取外周静脉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9个突变位点。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中鼻甲基板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行性与微创性。方法 采用保留钩突、筛泡等前筛结构,而直接经中鼻甲基板入路进入后筛或蝶窦的方法,对2016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收治的12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进而全面评价手术空间的暴露程度、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对周围组织的创伤程度。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确定其百分比含量变化区间,并与正常人群相比较,为变应性鼻炎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并通过症状、体征、诊断性治疗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排除其他变应性疾病。
目的 了解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常见致病需氧菌群及敏感药物.方法 2007年1月~2015年12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60例窦道型CPSF患者于颈部肿胀最明显处穿刺或切开引流,对5例瘘管型患者取瘘管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保弱平板,置37℃孵箱内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然后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