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苏乌扎拉》印象与黑泽明电影的俄国自然形象(发言提纲)

来源 :第三届全国影像史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黑泽明始终关注的问题,他的自然观念既是在日本传统文化滋养下产生的,又受到了西方宗教及哲学思想的陶冶.在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中,黑泽明表达出了自己建构于西方文化之上的"自然人"理想,同时又将自然现象作为辅助叙事和传达象征意义的手段,使自然变化与情节发展息息相关,成为影片中一个没有台词却述说着千言万语的重要角色.
其他文献
刘忠玉先生认为:“历史学是观念之学,历史研究是研究者本人情感、心性、学养、识见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其客观性正在于它遵循了人类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感性想象与理性分析的结
自出版40年以来,海登·怀特·查尔斯·蒂利的元史学已被公认为是历史写作的文学浅析的基础性作品.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的是问题的叙事,近来,新的解释改进了人们对怀特(作为历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海登?怀特提出"Historiophoty",人们在对它的研究中,不免产生歧义.本文将"Historiophoty"译为"影像历史和史学",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对影像历史和史学一些问
国家博物馆现收藏有三万余张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原版照片,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
这篇短论想以纪录片和岩画的传承关系,首先说明纪录片和岩画一新一旧,少说相差也有两三万年,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都是人类的历史表述(representionof history or of
台湾客家影像记录的发展历程,受到台湾外部大环境的发展影响甚巨.1930年代,出现一位新竹北埔客籍的摄影师—邓南光,或可谓客家影像记录之先驱.随着二次大战结束到国民政府来
本文将以省府光复新村及北满故宫旧址为案例,探究如何透过影像记录、口述历史重构历史记忆,以及如何影响社会集体认知与政府决策。
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抗日战争前期我军正规部队与日军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局部对抗,具有独特的言说价值.近年来,影视史学成为重现历史场景、表达历史见解的全新方式.天津电
这篇文章首次宣读于2010年在挪威卑尔根举行的霍尔堡奖专题讨论会上,笔者作为获奖者应邀对自己的研究及其对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进行介绍.这篇文章首次追溯了西方编年史中"去
  BACKGROUND:Shanxi aged vinegar(SAV)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vinegar for its distinctive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China.Ag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