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尺度的视角看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建构

来源 :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国家形象名片,是传播一国的差异性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好莱坞电影无意呈现中华文化.中国电影传达的中华文化价值含糊不彰.从传播的本土性和全球性尺度出发彰显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依然是中国电影全球传播中的重要问题.由此,中国电影才可能在跨文化传播中逐步摆脱“他者”身份,与世界电影形成平等的对话.
其他文献
从本质上来讲,时尚是传播的过程、现象和结果,是建立在个人认知与社会认知基础之上的传播行为.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创新为时尚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探寻路径.现实生活中时尚与传播复杂而又活跃的互动存在必将丰富认知传播学原有的研究领域,成为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使与时俱进的时尚传播学呼之欲出.
在人的传统认知概念中,玉石是中国文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玉石经历了从巫玉、神玉、礼玉到美玉的发展.玉礼文化被赋予了宗教、传统、道德、地位、政治等诸多文化内涵,渗透社会价值和观念之中.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传播形式,以翔实的史料讲述了玉石文化的发展之路,用影像上演了一场玉礼文化盛宴.本文以纪录片《玉石传奇》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传播学、阐释学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探讨纪录片《
当代世界部分地区武装冲突频发,这也是媒体传播的焦点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武装冲突信息情境,不论是传播的技术手段还是人的认知需求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认知传播的显现.对此,本文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集中探讨武装冲突中的认知传播,并试图提出新的传播组织行为.首先,界定武装冲突与认知传播理论,并运用认知传播理论分析武装冲突中的信息传播.其次,重点分析武装冲突的典型案例——缅甸武装冲突和2002年巴以冲突中各方
基于风险沟通理论,通过3*3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本研究研究了微博中的食品风险信息源与风险传播方式对消费者的食品风险认知和食品风险传播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微博中的风险信息源对消费者的风险认知和风险传播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且不同的微博风险信息源的影响有差异;其次,微博中的风险信息传播方式对消费者风险认知与风险传播行为的影响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微博信息源的调节.
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新兴政治力量,“90后”逐渐成长并卷入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未来政治稳定与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审视“90后”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快捷、互动、平等性、自我赋权等优势极大地改变了青年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成为“90后”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传播工具.在新媒体时代语境下“90后”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和传播具有
如何有效预测电视剧的收视率一直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为解决电视剧评价难题,预测电视剧收视排行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思路.本文在论述认知符号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对话的学理基础上,引入认知神经科学的眼动认知实验方法对电视剧收视率预测评价进行探索研究.研究中,笔者尝试探索小样本实验的认知数据与大样本的收视率数据之间的变量关系,希望通过实验的方法为收视率预测评价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一组电视剧
1902年,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期间,与日本各阶层的汉诗人广为交游,留下众多唱和诗作.在《答客论诗》的笔谈中,吴氏贬斥日本流行的性灵派诗风,主张学习黄庭坚诗歌以矫正其轻俗之弊.吴氏与日本汉诗人的交流对双方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激发了对方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深化了自己作品的意境.他将对明治维新、中日关系的看法以及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懑融入诗歌,或直抒胸臆、义正词严,或托物言志、含蓄隐晦,使
作为媒介记忆的文本,新闻是一种着眼于当下的报道,它一方面扮演着社会忠实记录者的角色,一方面扮演着人们当下记忆建构者的角色.但与此同时,新闻本身也是置于人类记忆进程中的文本,是对人类记忆一种叠加性的叙事,它天然地担负着传承与强化过往记忆的任务和使命.
白居易的诗文体现了一个唐代儒者的形象,浸润着佛家、道家思想的精华,显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文化自觉性.在中华文化圈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白居易的影子几乎随处可见,并对他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跨文化传播现象.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影视娱乐消费市场,被冠以“华莱坞”之名,但本土原创影视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仍处边缘地位,在国际传播中出现贸易逆差.研究从竞争位置、产品定位与叙事缺失三个层面结合数据分析与产品解读,剖析了华莱坞电影跨国竞争陷入困境的根本症结:缺乏清晰明确的电影类型与产品形式定位,电影主题表达与类型人物塑造没能传递给全球观众一个面目清晰的、关于中国与中国人的英雄梦想叙事,未能提供有效呼应青年观众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