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处理对晚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123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杀虫双、Bt+吡虫啉和阿维菌素4种药剂处理对安徽江淮地区晚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处理对害虫种群影响差异不明显,在施药阶段以三唑磷处理对主要天敌种群数量影响较大.不同药剂处理对晚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特征指数的影响及相互差异均较小,但在一次施药基础上的二次施药导致不同处理区群落存在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定点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冀中平原为害高粱的蚜虫种类有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其中麦蚜主要发生在春播高粱苗期,造成缺苗和毁种,应注意防治.高粱蚜和玉米蚜主要发生在成株
本文就施用氮肥和杀虫剂对稻田生物多样性及稻飞虱和天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稻生育期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分蘖期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乳熟期.使用杀虫剂使天敌和稻飞虱大量杀伤,物种多样性指数升高,而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本文从北京怀柔区板栗实腐病种仁上共分离纯化得到10株真菌,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观察和孢子大小测量,鉴定出10株真菌分属于5个属,即:拟茎点霉(Phomopsis sp.)、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镰刀菌属(Fusa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
通过测定抗病恢复系泸恢615及其杂交稻组合冈优615,感病恢复系R18及其杂交稻组合冈优18在病程中的多种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丙二醛(MDA)在病程中的变化与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与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呈负相关.并且发现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恢复系密切相关。
铁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微生物在低铁环境下可以分泌一种对Fe3+有着高亲和性的,小分子量的螯合因子,在与和它一同产生的受体的共同作用下,到环境中吸收Fe3+以供自身生长.作为生防菌中的一种重要的生防机制和致病菌中重要的致病因子,嗜铁素的合成及其介导的铁离子的转运与吸收,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假单胞菌的一种重要的嗜铁素pyoverdine的受体FpvA,它的晶体结构及其对
本文报道了12个高毒替代农药参试药剂对水稻三化螟的防治试验、示范结果及其配套使用技术,供农业生产上参考应用。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3种中低毒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与高毒农药克百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中低毒供试药剂中,氰戊菊酯和丙溴磷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较高(LC50为4.832 1 mg/L和7.849 1 mg/L),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克百威的毒力(221.348 9 mg/L).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试虫的毒力也高于克百威,LC50为163.144 9 mg/L.另外,
通过对有关专家的走访、文献查询及对河北省内200多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对其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小麦上常发的病虫草害有36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播娘蒿、狗尾草.玉米上常发的病虫草害有42种,其中大斑病、黑穗病、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狗尾草、马齿苋最为普遍.药剂防治已经成为小麦、玉米生产的重要举措.经调查,农户常年在小麦和玉米上平均喷
分析了四川农药安全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四川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为害加重,新病虫不断出现;滥用、乱用农药现象突出;害虫抗药性发展加快;施药器械落后;农药销售市场混乱;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差等主要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发展对策。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cucumerinum)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率轻者为10%~30%,重者可达80%~95%,甚至绝收,严重地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目前,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但由于病原菌主要寄居于土壤中,采用杀菌剂处理土壤难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而且化学药剂防治病害常带来种种弊端.因此,为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