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用枳实厚朴规律和特点探析

来源 :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用理气药的种类较少,只有枳实、厚朴、橘皮、旋复花、薤白、柴胡和苏子等,而苏子应用仅一方次,是在《金匮要略》后三篇中治蟹中毒而设,是作为解毒药应用的.橘皮在《伤寒论》中没有应用,在《金匮要略》中有九处用到,有四处是在后三篇,有一处是在附方"外台茯苓饮"中,有一处是在"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后注中,作为主药应用者即橘枳姜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三方,皆以理气和胃降逆为用.旋复花两方次,即《伤寒论》旋复代赭汤和《金匮要略》旋复花汤.柴胡十五方次,除去附方和重复方,实际应用九方次.旋复花和柴胡均有疏肝理气作用,旋复花长于和胃降气,治疗噫气不除;柴胡长于疏解肝气郁滞,治疗胸胁满痛.薤白应用6方次,一是在《伤寒论》四逆散方后注中加味应用,有二方出现在《金匮》后三篇,其余三方:瓜萎薤白白酒汤、瓜萎薤白半夏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均以通阳散结为主.
其他文献
本文就中医养生与导引行气之关系及其要点加以阐发,指出导引行气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学术的主要内容。所以尽管导引行气的方法很多,但都是围绕着“精、气、神”三大要素进行的,都包含了调身(形)、调息(气)、调心(神)三个方面。调身就是对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自我调整与控制,使之符合气功修炼的要求。调息就是对呼吸的自觉控制与调整,使之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调心是指调节和控制意识活动,使之
文章对与医德修养关系较为密切及着重思考的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民本思想是早期国家对原始民主思想的保留和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历代思想家乃至统治者围绕以民为本、关爱苍生的政治理念不断加以阐发,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必然会反映到医德思想中来,继而成为影响医德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礼乐文化体现了“礼”的重德精神与“乐”的艺术精神的统一,礼乐并重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切精
如果将健康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体魄就是它的根基主干。而健康的体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有所改变的,需要良好的生活规律来维持。如若不注重生活作息,纵情纵欲将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医五行学说中五脏分别对应着五志,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度思虑则伤脾,过悲则伤肺,过恐则伤肾。所以要养生,保持健康,不仅仅需要生活的节制,还要有平和的心态。所以养生在注重机体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相结合,把握天地阴阳之道,汲
文章主要分三大部分:首先凝练传统儒学中“仁”的主要内涵;其次讨论其对中医医德思想之影响;最后总结二者之异同。指出儒学作为一个学派,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代表人物,关于“仁”的论说也不尽相同。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基于同情心的普世之爱,由之所透显的是人本、人道的精神和理念。儒家仁的精神包含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挺立,具体表现在对个体道德人格的自主、自律、自觉的强调上。儒
从国内外对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来看,都强调珍视生命、爱惜生命的教育,必备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建设,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旨在培育学生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生命情感、坚强的生命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中国的生命健康教育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完善,建立适合中国国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中医作为当今百姓身边的活着的传统文化,不仅凝结了中国传统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一所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指出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中医药高职院校能做的工作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功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自己首先充分认可、信仰中医药学,其次是有能力传承、创新和发扬中医药学术思想,振兴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
梅国强教授提出:“利小便”以通阳,本为外感湿(热)证而设,一者,湿热胶结,渗湿于热下,热势必孤,则热邪易去。二者,湿邪碍阳伤阳,祛湿则可通阳护阳,此为不易之法,而“较之杂证,则有不同”,是指杂病中阴寒类、寒湿类疾患而言,故不可拘守“利小便”,亦可观其脉证,随证治之,而有温阳或温化寒湿之法。
刘渡舟教授将小柴胡汤和它的加减剂群称为“柴胡剂”,其功效为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调和阴阳。刘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先后化裁出17个“柴胡汤类方”,并详细介绍他们的加减应用和证侯特点,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王庆国教授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类肝病,即以刘老创制的“柴胡汤类方”为代表方,随证化裁治之。具体而言,首先辨明阴阳气血的发病阶段,在气分者,疏肝解郁行气,清热解毒利湿,方用柴
邹德琛(1930-2005),黑龙江省青冈县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龙江医派著名医家,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50余载.历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黑龙江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学院工会副主席、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邹德琛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弱冠行医,其后以优异成绩
六经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因老年病和慢性病病机、病势等特点与常见外感伤寒证不同也相对复杂,在六经病基础上存在阴阳俱虚、半表半里、上热下寒、本虚标实等复杂病机的变化,一味按照先六经辨证后细辨病机而选方用药,难以执简驭繁。此时,综合年龄、体质、病程多因素综合分析辨证,明确脏腑经络的重要生理功能失常是辨治老年慢性病的核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六经辨证为核心理之核心,进而指导选用六经病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