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干法风选工艺对易泥化煤加工提质的研究

来源 :2016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煤矿煤质较脆易碎,泥化程度严重,生产原煤发热量较低且波动大、含硫量较高,销售困难,直接入水洗选,加工成本高,产品脱水困难,经济效益欠佳,结合同一井田郭村矿、嵩山矿煤质特性和产品销售市场,选择适合龙门矿煤质特性的加工提质方案,进行干法风选工业实验和生产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干法风选工艺对水分低、泥化程度高、洗选不够经济的易选煤,具有很好的分选效果,且具有成本投入少、安装调试周期短、工艺控制难度低、用工少、维护量小、加工成本低、降灰提质效果明显的特点.
其他文献
文章根据短隧道行车视觉特点,分析通透率对视觉适应过程的影响,并结合CIE在《公路隧道和地道路照明指南》提出隧道亮度变化规律,说明《公路隧道照明细则》规定的短隧道照明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此外,文中对具体短隧道采用《细则》方法结合最优化技术进行照明设计,将设计所得结果与根据原《规范》所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细则》规定基础上结合优化设计方法,与原《规范》相比,可使每个照明区段的照明能耗都有不同程度降低
文章根据隧道照明LED灯具的配光分布,结合《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对隧道照明的规定,采用最优化设计方法,提出在满足隧道照明要求的前提下,以能耗最低为目的,以满足《细则》规定的隧道照明指标为约束,提出一种LED隧道照明节能设计应用方法,并以具体实例说明采用该方法后的节能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隧道本身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会造成"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为改善隧道行车环境,减少隧道事故率,在隧道设计中加入照明专业.为保证照度,同时节约电能,照明设计过程中,需计算灯具光通量.文章通过照度计算公式推导出照明灯具光通量计算公式,并进行软件仿真,证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在隧道照明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文章介绍一种适用于公路长隧道光照度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基本原理,该系统采用车载方式动态检测长隧道的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平均亮度、亮度均匀度等,系统以C8051F06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能满足于长隧道光照度动态测量量程宽(2-30001x),信号采集速度快10次/秒的主要技术要求,并具有测量效率高、准确性高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马钢B高炉通过在现有原燃料条件基础上采取合理调整配料结构、提高中心焦炭粒级、调整上下部制度、合理组织炉前出铁、保持炉缸热量充沛等一系列活跃炉缸的措施,使炉缸工作状况明显改善,高炉各项指标持续提升.
本文采用液相吸附法研究了富锌焦炭光学组织的演变特性,结合XRD和偏光学显微镜分析了锌对焦炭微晶结构和光学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锌对石墨化程度较高的各向异性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大于各向同性,原本活性较低的有序化微晶在溶损反应中变活跃了,各向异性与CO2的反应能力也提高了,致使焦炭反应性升高.
淮钢高炉炉料结构、品种和原燃料质量受市场影响较大,2015年根据市场行情,淮钢炼铁根据生产实践,立足系统成本,通过高炉动态操作与管理,积极创新,结合近年来探索出的高炉操作与管理的宝贵经验对成本进行测算和管控,实现了高炉低成本冶炼的良好效果.通过及时跟踪原燃料及除尘灰等有害元素含量、炉缸排碱技术、采用长风口、降低压差改善炉缸透气性、动态调整布料制度发展中心等创新管理措施,成功实现450m3高炉运行长
论文针对选煤厂浮选精煤质量与回收率不可兼得的现象,提出煤泥三产品浮选工艺,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验证了三产品煤泥浮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际操作中可以使前三室的泡沫精矿直接作为精煤产品,后两室添加药剂尽可能提高泡沫精煤的产率,然后使其进入另一台浮选机再选,精选机的泡沫精矿与粗选浮选机的前三室精煤合并作为总的浮选精煤产品,粗选机的尾矿做浮选尾煤产品,精选机的尾矿作为中煤产品,三个产品分别掺入相应的重
文章对粗煤泥分选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煤泥重介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和干扰床分选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阐述了粗煤泥分选工艺的主要方式.对于粗煤泥分选设备而言,每种分选方法或设备都存在自身缺陷,都有一定的适应约束条件(主要指可选性和粒度组成),特别是水介质类分选设备,无论其原理多先进,总有一个分选效果最佳的粒度范围。为拓宽入料粒度范围,如果不在原理上或设备结构上有实质性改进,则总有一个粒度范围的
为解决煤泥含量过高的问题,万祥矿业选煤厂对选前脱泥系统进行改造,引进了由山东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替代原有水力分级旋流器.简要介绍了万祥矿业选煤厂的生产现状和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的结构、分选原理以及工艺参数等,并分析了其在万祥矿业选煤厂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该厂重介系统煤泥含量大、介耗高、分选精度差的问题,而且对脱泥筛下煤泥进行了有效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