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角度探讨《内经》养生理论的实质

来源 :09’中国北京首届世界药膳养生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记载的养生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表现在生活条件、生活节奏、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健康意识与医疗行为等方面,因而对养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不随时代而变化。《内经》对生命及疾病的认识,体现了一种全方位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因此深入领会《内经》养生观的实质,对现今指导人们积极有效地养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内经的生命观、疾病观、养生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内经》养生强调自身与自然、社会的统一,高度重视精神情志的自我调节。
其他文献
本文对台湾常见的药膳进行了探讨。食疗,又称食治,是中医的饮食调补学,是利用食物的作用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以获得人体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食物供给人体生存、
最早见到肖若兰老师的芳容,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的启蒙老师田畴易的单身宿舍,墙壁上挂着的玻璃镜框里,有一张两寸的单人半身照片,脸庞清秀,面颊饱满,两眼含笑,明亮有神,梳
本文对夏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进行了探讨。“食者,民之本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都是从饮食活动开始的。夏商周在
本文对中华自然医学进行了评述。中华自然医学来源于宇宙大自然和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生存实践,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它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和中医传统理论为
会议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很大影响,我国就有“医食同源”的名言,可以认为饮食与医疗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许多不同食物属性之间的矛盾。本文从酸与碱、寒
本文对大豆和豆制食品预防乳腺癌病症的机理进行了阐述。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型恶性肿瘤,女子体内雌激素分泌紊乱(过剩),常为祸根。近年临床医学及研究人员发现,大豆及豆制食品
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5岁,这是所有脊椎动物的正常寿命。影响寿命的因素,除去疾病影响外还概括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三大因素。本文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提出科学生活
本文对药膳中调味的作用和平衡进行了阐述。没有调味品,就没有药膳,就没有可口的药膳,调味品是美味之源。从滋味和功效而言,调味品虽然仍是药膳中的一个“跑龙套”,但也是一个不可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黄帝内经》有关药膳食疗理论的科学价值。主要内容包括:⑴均衡配膳,气味调和,提倡素食为主的杂食型膳食结构,促进身体健康;⑵饮食清淡,少许肥甘,预防疾病发生
本文对天人合一与药膳食疗关系进行了探讨。所谓“天人合一”,既有儒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天人合德(道)”的思想,也有道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天人合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