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旋转成形轮毂中的欠肉缺陷的分析

来源 :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转成形是加工轮毂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由从边缘向内挤压带中心孔的圆盘金属板米成形轮毂。但影响该工艺产品质量的主要制造缺陷是在法兰(凸缘)底部表面,或者在轮毂的内壁表面经常发生欠肉缺陷。本文对该轮毂成形实验中的金属流动和两种欠肉缺陷产生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叙述了预防和控制两种欠肉缺陷产生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旋轮进给速度v降低,旋轮道次相对减薄量△t升高时,产生两种欠肉缺陷的趋势增加,旋轮进给速度v可能是控制法兰底部或轮毂内侧欠肉缺陷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法兰(凸缘)底部表面和轮毂内侧壁欠肉缺陷一般不会同时产生。
其他文献
通过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及合金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值对Al-Cu-Mn合金时效初期过饱和固溶体相结构进行计算,从电子结构层次分析了经过电脉冲孕育处理的Al-Cu-Mn合金时效初期各种晶胞对时效过程及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饱和的α-Al-Cu-Mn相(晶胞)因具有较大的畸变,为淬火后的Al-Cu-Mn合金迅速形成G.P.区提供驱动力和形核区域,从而对提高合金时效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754铝合金属于Al-Mg系中等强度铝合金,适应冷加工成型。由于用户要求该合金薄壁管(规格为φ30mm×2.5mm)的供应状态为H111,本试验对热挤压、冷轧、冷拔、辊式矫直、成品稳定化退火等关键工序进行试验研究。
研制了一种新高硅变型铝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气密性,适合于制造形态复杂、高载荷、气密性好的机械零部件。现已大量用于生产泵体材,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和国家变形铝合金牌号。
介绍了电磁搅拌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电磁搅拌技术的优点,电磁搅拌技术是高效、节能、环保、先进的铝合金熔炼搅拌技术,它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定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Al-6.2Zn-2.3Mg-2.3Cu超高强铝合金厚板双级时效过程第一级时效条件及第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合金厚板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二级时效温度,其次是第二级时效时间,第一级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不大;当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65℃=或175℃时,温度低、长时间(165℃8 h)或温度高、短时间(175℃4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强化固溶对超高强H755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固溶-时效和强化固溶-时效条件下,强化固溶使得合金时效后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提高了25N/mm2、24 N/mm2,伸长率仍然保持在11.2%的高水平。强化固溶条件下,共晶点以下第一级较低温度下较长时间固溶可使非平衡共晶组织充分扩散和溶解;共晶点以上的第二级高
用于针对钛合金,等航空合金材料的具有超低速,恒应变等控制功能的液压机以其极高的控制要求成为一个控制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采用了PLC结合上位工控机的控制方式,采用美国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和高频响的比例伺服阀、比例泵等作为数据采集和执行元件,通过PID闭环控制实现了超低速,恒应变的控制要求的控制方法。此方法解决了压机在低速压制过程中出现的响应速度慢,速度不稳定等关键问题。
结合模型分割制造技术和自动模具设计的需求和特点,本文探讨了基于特征的模型分割算法。算法包括特征识别,全局可视性分析以及多目标优化方案的获得三部分。所开发的系统不但可用于模型的分割制造而且可用于多块模具自动设计,具有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优点。基于特征的模型分割方法充分考虑了影响加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分割过程中引入遗传多目标优化,可获得最优分割方案。模具设计和分割制造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了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AZ31镁合金板筒形件热拉深工艺的研究状况。系统讨论分析了该工艺中拉深系数、加热方式、拉深温度、压边间隙、润滑条件、拉深速度等对AZ31镁合金板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期望为镁合金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及拉深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辊辊弯成型技术主要用于普通碳钢的卷筒生产,对不锈钢板进行卷筒,仍存在生产不稳定和理论研究工作滞后等问题。本文应用商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二辊不锈钢板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针对所加工板料变形的内部应力-应变状态进行计算分析:对轧件的咬入动态过程作模拟分析;对下辊采用的聚氨脂在板料弯曲中的变形作了分析。通过工艺参数的模拟计算,优化了成型过程的压下量、上轧辊直径和摩擦系数,为合理设定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