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微米Cu(In,Ga)Se2太阳能电池中的缺陷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暨2014中国国际光伏展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率薄层(<1 um)Cu(In,Ga)Se2 (CIGS)太阳能电池技术对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组通过改变Ga 含量优化带隙,成功制备了效率高达17.52%的薄层CIGS 电池.本文采用CV、DLCP、AS、IVT 等手段研究了不同Ga 含量对薄层CIGS 中缺陷态的影响.变温IV 测量显示,在我们的薄层CIGS 电池中,体复合占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Very recently,organic–inorganic lead halide based perovskites (CH3NH3PbX3(X:Cl,Br,or I)) have emerged as a new class of light absorbers for thin film solar cells.[1] A PCE exceeding 15% was realized r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处理控制器MC56F8257 的单相并网光伏微逆变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电路设计和详细的系统软件流程,其主电路采用改进的交错反激式拓扑结构,通过对反激变换器Mos 管ZVS 软开关技术实现了最大功率点的跟踪,采用断续工作模式(DCM)下反激变换器的近似线性处理,避免了其闭环控制调节系统的动态分析困难,通过主功率的关键技术和孤岛检测保护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单相光伏并
通过使用优化的金属Ag 纳米颗粒(Ag NPS)作为电池的背反(结构为SS/flatAg/ZnO/Ag NPS),在非晶硅锗电池中获得了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相对于没有纳米颗粒的背反(结构为SS/flat Ag/ZnO),短路电流密度增加了16%。通过对背反进行光学散射测量发现,在长波区域(700~1100nm),优化的Ag NPS 背反的平均雾度可达到80%以上。
Cu2ZnSnS4(CZTS)薄膜电池是近年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原材料丰富,环境友好,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太阳能电池之一。本文中对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ZTS 电池(效率约3%-7%)进行了光致发光和量子效率的测量。
铜锌锡硫(Cu2ZnSnS4(CZTS))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材料来源丰富、理论效率高、无毒等优点,已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而CZTS 缺陷的研究是提高其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我们利用变温电容-电压谱(CV)和导纳谱(AS)以及drive-level capacitanceprofiling (DLCP)方法研究不同Zn 和Sn 含量的CZTS 中载流子浓度的分布、陷阱能量以及两种陷阱类型的行为。
在常温下,我们通过共蒸发法制得Sb2Te3 薄膜,制备出的薄膜在氮气氛围下做了不同条件的退火处理.为了研究退火对薄膜的性能的影响,我们对不同退火条件下得到的薄膜进行了XRD、差热分析和霍尔测试.结果表明,只有当退火温度高于215℃时才可以得到单一相的Sb2Te3.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铜铟镓硒(CIGS)电池中的金属钼(Mo)背电极,通过改变溅射气压(2 mTorr-12 mTorr)和衬底温度(室温--250 ℃),研究单层Mo 膜的结构特性和电学特性的变化。利用AFM,SEM,XRD 和Hall 等测试手段对薄膜进行了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电学特性的测试。
太阳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在单晶硅的表面构筑特殊的微结构,减小光的反射损失,是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硅纳米线由于其增强的光吸收性质和特殊的载流子分离特性,被认为在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电池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以硫化镉为缓冲层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将缓冲层替代为硫化锌能有效提高短路电流,但是一般情况下也会导致开路电压降低40~70 mV.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水浴法生长硫化锌缓冲层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无镉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生长制备,解决了无法用水浴法在高温段(90 至100 摄氏度)生长高质量硫化锌薄膜的问题.
本文以金属硫化物(CuS、ZnS、SnS2)为原料,氯化铯(CsCl)为熔盐,利用真空变温熔盐法制备出组分可调、形状大小可控的铜锌锡硫单晶颗粒。以环氧树脂为粘结剂,利用粉刷法制备单层的颗粒薄膜。利用机械研磨和等离子体刻蚀去除颗粒表面的粘结剂使单晶颗粒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