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地磁活动对热层大气密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磁层、电离层专题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 GRACE 和CHAMP 加速度计在2003-2010年对两颗卫星所在高度的热层大气密度的探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太阳活动和磁暴通过极区加热对热层大气密度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并比较了暴时和平静期极区加热对热层大气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平静期,极区加热也会对均热层密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该影响具有很强的经向变化特征。这些变化特征是全球性的,并且在地磁平静条件下(AP<10)两个高度上的变化特征相类似。日平均热层密度的最大相对经向变化出现在两个半球的冬至附近。正的密度峰值时常位于磁极点处,高密度区域向低纬度方向扩展甚至延伸到另外一个半球。这种扩展向西倾斜,但它主要局限在磁极点所处的经度区域。因此,日平均热层密度的相对变化有很强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且在中高纬呈现出年变化,在赤道附近呈现出半年变化。结果说明极光区内的磁层源区加热很有可能是形成所观测到的经向分布结构的原因。此外,日平均热层密度的相对经向变化具有南北半球不对称性,并且在南半球比较显著。
其他文献
近几年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能源价格飞涨,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飞速发展,需求能源越来越大,人类的天然能源是有限的,势必人类要大力开发新能源,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国2006年出
  过去几十年来,关于磁暴在触发或抑制扩展F 不规则体的作用方面抑制存有争议.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地区的探测数据分析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结果.本文根据从2002到2008年海南台站
会议
为了解中宁地区目前麻疹的流行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把麻疹控制在最低发病水平,本文就中宁县32个流行年度的麻疹疫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根据麻
最近一个时期,中低收入者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屋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在议论中,有人提出用廉租屋代替中低收入者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议。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深
金秋10月20日午后,83岁高龄的退休老工程师白子玉同志在他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把儿女们叫到病床前,语重心长地嘱咐他最后的遗言:“爸爸死后,丧事从简。不要更换衣服;不要通
  太阳扇区的边界是由黄道平面和日球层电流片相交的平面,它将行星际磁场分成朝向和背离两种太阳风极性.过去的研究表明太阳风扇区结构和地磁活动有紧密的关系.研究太阳扇
会议
“黑人之母”温妮·曼德拉──从爱人同志到总统的被休之妻文西村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90年代离婚案"今年3月,南非兰德最高法院受理的一桩被此间传媒炒作为"90年代离婚
  FY-3B 微波温度计于2011年11月11日16:37开机,开机后仪器相关的各项遥测参数表明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微波温度计包括4个微波温度探测通道(50.30、53.60、54.94、57.29GH
会议
每次去北京,有事没事,总想给冯至先生挂个电话,哪怕只是几句简短的问候。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足以表达我们编刊人对这位前辈作家的尊敬与感谢。其实,我和冯先生间的交往时间并
  本工作拟考察研究太阳辐射和低层大气扰动对电离层8小时扰动的相对贡献。首先分析2006-2011年COSMIC 卫星群探测的电离层F2层峰高和峰值密度8小时扰动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