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入群体聚居区居民通勤特征及解释--以重庆公租房小区为例

来源 :2015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职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核心课题。国内外针对典型城市的居民通勤特征研究已被广泛探讨,但针对城市弱势群体的职住空间研究少见。公租房小区作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集聚区,其居民通勤特征研究对指导公租房选址和公租房小区交通设施配套有较大价值。
其他文献
和谐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新型城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从地理学研究对象—人地关系的角度,对经济发展及人与资源环境关系内涵进行解读,在对德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两区同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两区同建与农民“失地”、两区同建与农业“失色”、两区同建与文化“失遗”、两区同建与生态“失衡”、两区同建与社会“失稳”、两区同建与组织“失调”等问题。
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长期研究的重点内容。众多理论与实践表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是复杂多元的,且各个动力之间又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当前,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在实践中,不同功能类型、不同职能定位、不同区位的城市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生活品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经常面临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一概而论低碳减排或生态环保是没有意义的,如何有效地评估各方面的损益是决策中最大的难题。
会议
达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市东部、拉萨河中游段。达孜县有优美的山水和田园风光,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近年来,拉萨市教育城的实施建立给达孜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自治区、市的关心和江苏省镇江市的大力援助下,达孜县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为了减轻城市拥挤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不少大城市纷纷发展新城和建设新区,实施了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不过效果并不理想,中心城市蔓延依旧,新城新区增长缓慢,甚至有些新区被贴上了“鬼城”的标签。
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问题普遍予以热切关注。无独有偶,当代西方城市研究正在出现“城市化”转向,对于全球尺度的“城市社会”的到来予以热切关注,对建立在工业时代经验基础上的城市理论展开反思,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研究转向:尺度转向、比较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出现了全域城市化(Planetary Urbanization)、比较城市化(Comparative Urbanis
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也是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城市城镇人口(含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构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关系模型,运用K值法和协调性指数两种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三者协调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但发展相对迟缓。位居“迟发展”阶段的青海省,为了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化发展进程,获取更多的“改革红利”,在城镇化推进中实现由点状城市拉动形态向区域整合后“组团式”形态转型,于2009年由决策层做出了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战略部署,并于全省“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具体落实。
基于对国家当前城镇化发展新特点及新趋势的研判,从人口、生态、产业、空间四个关键要素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切入,通过对四川省60个县的面状分析与单个县的点状实例调查,总结了新趋势下四川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面临回流人口融入难、城镇化发展生态压力大、传统产业发展困难、土地利用粗放浪费等困境,进而针对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建设提出社会融合、产业发展、生态保育、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自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区域城镇化仍面临动力不足、城市群实力弱、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乡村城镇化落后等诸多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