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来源 :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埃博拉出血热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方法 在利比利亚中国援建的"埃博拉出血热诊治中心,通过构建突特结构的诊治中心建筑群,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严密的消杀措施,制订、落实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坚强的后勤保障等方法。结果 在诊治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无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无院内交叉感染埃博拉出血热。副作用小。结论:在贫困地区诊治埃博拉出血热过程中。上述防预措施是有效、安全的。
其他文献
患者,女,50岁,农民,因"发现左下肺占位7年余,干咳1月"于2013年12月13日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于2014年11月19日行经皮肺穿刺检查,CT病理提示“(左下肺穿刺标本)小片肺组织内见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被覆肺泡上皮,乳头内片巢状细胞显示神经内分泌分化,考虑硬化性血管瘤”。最终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
明确人感染H7N9禽流感入院72小时内合并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谱分布特点;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对疾病重症化、预后的影响;找到早期鉴别合并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并评估PCT在早期鉴别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指导H7N9禽流感早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育龄期妇女弓形虫感染的状况,弓形虫病患者临床特点.方法:育龄期妇女血清测弓形虫抗率,对血清学阳性患者追踪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预后分析.结果 680例宁波地区育龄期妇女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6.18%(42/680),其中25-30岁阳性率最高占45.24%.阳性感染者与饲养宠物、爱吃半生食物、从事养殖供应肉类工作等接触可能有关.结论:宁波地区育龄期妇女弓形虫阳性率为6.18%,
目的 构建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埃博拉(EBOV) VLPs疫苗并研究其免疫效应.方法 本研究利用甲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复制子载体DREP构建了含EBOV(Zaire型,2014年非洲流行株)的两个主要抗原GP和VP40的重组复制子载体:DREP-GP和DREP-VP40;将该重组载体单独或共同转染293细胞,通过WB和IFA检测GP和VP40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电镜
背景:miRNA是重要的转录后环节调节因子,已有的研究证据提示miRNA在HIV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检测HIV感染者、治疗者和正常对照人群PBMC中miRNA表达谱,差异表达的miRNA经过qPCR验证。验证经过上述过程验证的差异表达的miRNA在293T/pNL4-3-de-GFP/pVSV-G假病毒模型和TZM-b1/HIV ⅢB感染模型中对HIV感染过程的影响。通过生
会议
目的 证实白纹伊蚊体内存在与果蝇和库蚊同源的"类IFN"因子Vago,白纹伊蚊Vago与登革病毒感染相关.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白纹伊蚊唾液腺转录组,预测与果蝇和致倦库蚊Vago蛋白同源的白纹伊蚊Vago.RT-PCR验证白纹伊蚊Vago在各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雌、雄成蚊)、不同组织(雌蚊的唾液腺和中肠组织)和白纹伊蚊C6/36细胞内的表达.PCR扩增Vago成熟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o
目的 制备基于SFV复制子的弓形虫三磷酸核苷水解酶(NTPase-Ⅱ)的"自杀性"DNA疫苗,研究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方法 提取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PCR扩增弓形虫NTPaseⅡ基因,经XmaⅠ和SpeⅠ双酶切克隆入SFV复制子载体DREP中,以制备抗弓形虫NTPase-Ⅱ"自杀性"DNA疫苗.免疫小鼠后,通过免疫学指标的检测,评价该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用弓形虫RH株和
目的 研究弓形虫自噬在速、缓殖子转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不依赖连接酶的克隆技术在弓形虫自噬相关蛋白7(TgAtg7)的C端添加HA标签,构建两个转基因虫株:RH TgAtg7-HA和Pru TgAtg7-HA.基于这两个转基因虫株,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三个自噬相关蛋白(TgAtg3、TgAtg7和TgAtg8)在速、缓殖子中的变化.并以TgAtg8为自噬体标志物,评价速、缓殖子期自
目的 探索埃博拉出血热诊治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在利比利亚中国援建的"埃博拉出血热诊治中心,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制订、落实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坚强的后勤保障等方法。结果 在诊治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结论:在贫困地区诊治烈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过程中,上述措施是有效、安全的。
目的 研究综合医院急诊科防治传染病方法与援非医疗队接诊埃博拉患者在流程、感控管理、病案采集等方面的异同,分析急诊科传染病防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防治传染病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分析作者在西非两个月接诊61例疑似(5例确诊)埃博拉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的急诊流程、病区感控管理等,对照援非医疗队与医院急诊科、专病与专科、已知某种传染病与未知传染病、专业隔离与标准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