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生长性状QTL定位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一对长江野生鳙亲本繁殖的F1代三龄鱼为QTL作图家系,利用微卫星标记构建了1个鳙平均图谱。所选用的微卫星标记来源于本实验室的一个高密度缩遗传图谱,选取标记时尽可能覆盖鳍所有连锁群(染色体)。利用JOINMAP3.0软件,LOD=4.0构图,最终图谱共定位198个标记,分布于25个连锁群,接近编(2n=48)的单倍体染色体数。在此图谱的基础上利用MAPQTL6.0软件进行了鳙5个生长性状的QTL定位研究,发现3个与全长、体高和体重极显著相关的QTLs(P<0.05)。本文所发现的5个QTLs均位于同一连锁群上,表明在该作图群体中生长性状基因调控位点之间的关联性很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了小黄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现状.采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10个小黄鱼群体共226个个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黄鱼样本在7个微卫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视觉原理的广泛应用,无人机的视觉部分逐渐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Lucas-Kanade光流算法,以及其在无人机的室内定位方面
  本文通过利用氯化钠配置不同盐度水体,对塔里木河的土著鱼类叶尔羌高原鳅主要发育期的盐度耐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成鱼的急性盐度耐受性半致死浓度LC50为
榆树盆景《东风劲吹》(见题图,原刊于《花木盆景》1996年第2期封面)是贺淦荪大师的力作,他选择一株一干多枝的桩坯,匠心独运,让那些不同方向的分枝,分生数十条扭动的(绑扎或
  2009年6月和11月在葛洲坝上下游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上下游江段鱼类呈区域性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陵峡口、大江电站下游
会议
  构建了多测点激光剥蚀取样LA-ICPMS元素分析-剥蚀点显微结构验证的耳石核区元素指纹分析技术,以此进行了五个刀鲚群体识别的实证研究.LA-ICPMS分析在五个刀鲚群体的耳石核
会议
  通过对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的矛形田中鳑鲏早期仔鱼的观察,描述了其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矛形田中鳑鲏初孵仔鱼的平均体长为4.19mm(4.01~4.52mm),至孵化后21日龄
会议
  综合比较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和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和泗礁沙滩碎波带的仔稚鱼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沿岸碎
会议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2-3月,在长江口选择8个鳗苗网站点对兼捕鱼类进行采集.收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755尾,隶属16科,35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2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