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亚洲地区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收集有世界上最多的狂犬病毒(RV)中国街毒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则最早测定了RV的基因组全序列并收集有除中国外的最多的RV亚洲街毒株.本项中法合作研究共包括48株狂犬病毒街毒株,其中20株来源于中国(不同年代和不同省份),28株来源于中国周边的亚洲地区.绝大多数样品来源于狗,少数样品来源于人和野生动物.对代表性的中国及亚洲地区RV街毒株的N基因和G基因及相邻区域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其他国家分离的毒株的序列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比较.所得资料可对在中国以至全球范围确定更有效的狂犬病疫苗用毒种提供依据,同时将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综合防治狂犬病的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老年舒张性心衰(DHF)、收缩性心衰(sHF)、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AD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心脏舒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及其前体(BNP和NT-proBNP)的研究,探讨老年DHF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年龄>60岁,临床诊断为DHF(LVEF≥50%)患者129例,SHF(LVEF<45%)患者109例,ADD患者166例及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77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M
目的:研究增龄进程各年龄段大鼠淋巴细胞中NF-κB信号转导激酶相关分子mRNA水平差异表达特征及淫羊藿总黄酮(EF)的干预效应。方法:以SD大鼠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NF-κB信号通路功能基因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128个相关基因),选取SD大鼠在衰老进程中的几个特定年龄:3天(3d),4月龄(4m),10月龄(10m),18月龄(18m),27月龄(27m),研究衰老进程中大鼠淋巴细胞
目的:分别构建结核分枝杆菌CFP10、MTB38和MTB4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应用于结核病人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用PCR技术分别扩增结核分枝杆菌CFP10、MTB38和MTB48基因,并克隆入pQE30和pQE31质粒,构建成pQE30-CFP10、pQE31-MTB38、pQE30-MTB48重组子.结果:得到的重组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M15后,经IPTG诱导,表达的
目的:使用B.Braun公司BiostatUD50生物反应器和Cytodex微载体,对Vero细胞大规模、高密度培养工艺和生物反应器狂犬病毒培养工艺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Vero细胞悬液加入含微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内,搅拌培养.细胞密度达到1×107/ml后,接种狂犬病毒.继续培养,并收获病毒原液.结果:收获的病毒原液,经小鼠体内滴定实验测得其最高值达到8.01gLD50/ml以上.结论:Biosta
目的:构建乙肝表面抗原基因(HBsAg)与细胞因子GM-CSF基因的双表达载体,利用GM-CSF的免疫佐剂作用,提高乙肝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微小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克隆到质粒pVAX载体多克隆位点,再将HBsAg基因和GM-CSF基因依次克隆到IRES的上、下游多克隆位点处,构建出双表达载体pHIG.用双表达质粒pHIG免疫BaLB/C小鼠(试验组),同时设置注射p
目的:观察HCV复合多表位融合融合抗原的免疫原性,探讨其用于丙型肝炎抗原检测的潜在可行性.方法:将人工合成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B2克隆到表达载体pThioHis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Trx-B2),纯化该蛋白后免疫小鼠及家兔,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特异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融合蛋白(Trx-B2)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可诱发小鼠及家兔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HCV抗体.结论:偶联上融
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它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Fas配体一样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选用对TRAIL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为靶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毒性实验及凋亡检测等观察重组sTRAIL的生物学活性.
本研究用干细胞和基因转移技术,诱导干细胞向骨细胞分化,而生成新骨.用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将人骨形态蛋白2(BMP-2)的基因转入间充质干细胞内,造成BMP-2的分泌表达.分泌表达的BMP-2能刺激干细胞增殖,并促使干细胞向骨细胞分化.体外研究表明,干细胞的增殖速度与重组腺病毒Adv-BMP2剂量呈相关性.Adv-BMP2转染的干细胞表现出碱性磷酸酶上升,并在体外形成钙结节.成骨相关蛋白Os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的干扰素α1b突变体菌株和开发其纯化工艺,研究干扰素α1b突变体的抗细胞增殖活性和促NK细胞杀伤活性.方法: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将重组干扰素α1b第86位的半胱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得到干扰素α1b的突变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9a中;在大肠杆菌JM109(DE3)中以包涵体形式实现了干扰素α1b突变体的高效表达;干扰素α1b突变体经过包涵体变复性和S-Sepharose、Se
目的:人干扰素α是一类有十多种蛋白的细胞素,但其中仅干扰素α2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目的是测定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病人和方法:病人分四组每天注射15μg,45μg,135μg和270μg/平方米体表,相当于30,90,270和540μg/人/天,另一组即第5组第1周注射1.5μg/m2体表,第8天开始剂量加大至270μg/m2.不良反应按美国癌症研究所毒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