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居林景观对认同的指向分析

来源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101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居林是乡村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景观,是乡村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影响着中国乡村建设发展,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习俗等多维因素的影响.海德格尔曾把语言比喻成人们栖居的房子.而景观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媒介.可以把景观视为一种诉说,这种诉说既面向人与自然之间,也关乎人类社会内部.本文认为,树木景观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符号,表征着自然、生命、自由、平和等意象,且具有一种生态意蕴的“向生”力量,这种力量作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指向和谐。乡村人居林景观作为符号象征系统,具有多重所指意义,并能够映射在不同的维度。目前我国各领域已愈发重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已有国内学者就某些具体地区的乡村人居林进行了空间特征、景观风貌、植物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但相对来说尚缺乏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对乡村树木景观的文化意义更待深人探讨。本文尝试将乡村人居林景观作为符号象征系统,通过分析“树木”的能指与多重所指,论述乡村人居林景观在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他者、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对认同的指向性。
其他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重形象、轻人文,重表面、轻实用,重典型、轻普及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规划设计、点面协调推进,融入乡风民俗、打造特色亮点,强化文明引领、突出育人塑德等建议.
借鉴目前国内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经验,对常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保护和延续传统村落风貌、保持地方文化为目标,充分挖掘常州传统村落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内涵,提出常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与乡村治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乡村治理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治理问题,所有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可追根溯源为乡村治理问题,治乡村理问题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转型对策,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创客是指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新业态的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群体.农业创客的出现,既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要素,助推农业强起来,更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渠道,助推农民富起来.农业创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模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力量.
振兴乡村的关键是改变人口、资本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让人口与资本也能主动流向乡村.鉴于乡村在土地、自然环境和富余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政府可通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省内打造1小时陆地交通网,方便消费群体在城乡流动;以三权分置为基础,搞活乡村土地经营权,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培育、做大乡村休闲娱乐、康复养老等特色产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013年以来,苏州高新区在“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村民和市场参与程度有限,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精致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结合现代科技,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我省具有标杆示范引领的就是看苏州村级经济财力,而在苏州就是看张家港市村级经济财力.村级经济财力是张家港市经济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把强村富民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研究张家港市村级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做法,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
从土地革命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土地政策、农村经济不断进步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目的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中心任务.本文阐述如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加快对乡村产业的科技引入,多渠道地引进乡村科技人才,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
中国农业有1万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了,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了很多,积累了丰富的农学经验,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农学体系.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成为国人的共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传统农业一直主宰着中国经济命脉.17世纪以前,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正如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所言,直至15世纪,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国家望尘莫
农村何处去,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与预设目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着自己的见解,大体来讲,可分为两种:其一为以经济层面的改造为契机实现农村现代化;其二为以缅怀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图景而发思古之幽情,希望农村回归传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偏颇之处.本文要着重观察的便是这一普米族村落100多年以来生计模式的演变历程。所谓“生计模式”是指不同的生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