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冰砬山两种类型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来源 :第二届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近4a的土壤定位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落叶松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土壤水分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早春融雪和汛期导致冰砬山两种类型土壤水分在5月和8月出现2个峰值;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递减,而天然次生林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递增;两种林型土壤渗透率高于降水强度,土壤孔隙度大,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形成坡面径流,易于水分疏导和储存;天然次生林土壤渗透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均大于落叶松人工林;降水对土壤水分变化有延迟性和累加性,2种类型林地时效均为20d.
其他文献
配景植物主要是用于布置立体方案周围的环境,以衬托方案的主题和烘托气氛。配景植物可以选择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观赏草、小灌木等小型植物。秋季展览选择的配景植物
本文分析了浑河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浑河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源头水质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两岸生态功能区营造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等.要控制污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
本文通过对封冻前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前期降水情况、土壤水分监测、春季干旱预估进行分析,结合对前期海洋、大气状况、天气气候异常特征及影响辽宁气候的物理因子的综合分析,对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人民大会堂的中国画作品……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Ch
本文从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几个方面着手,对国内外一些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的措施和改善已污染地下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在地下水水源地建立水源涵养林,建立河岸缓冲带等生态措施
会议
在全面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典型历史暴雨洪水特征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灾害性洪水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思路,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事件引起洪灾,明确责任,划分事权,牢固
1979年,一位名叫迟松年的同志,为了撰写一部以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这一悲壮史实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持辽宁人民出版社的证明,前来和静县搜集资料,借走了由原满汉王府保存下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时而曝光,如湖南的"镉大米"、山东的"毒生姜"、北京的"孔雀石绿"水产品、嘉兴学校暴发的"诺如病毒"感染,严重动摇了
通过使用特殊定制血液灌流器,评价在相同实验周期不同频次下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比格犬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动物实验方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