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首届干旱半干旱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考察数据,依据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对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绿洲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对绿洲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对研究区的生态平衡、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 34年间,研究区轻度盐渍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中度盐渍地面积呈持续减少态势,重度盐渍地呈先增后减趋势;盐渍地总面积呈持续减少态势,研究时段内共减少2822.21hm2 ,盐渍地年均减少83hm2,草地呈退化趋势,说明当地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善,但总体依然不容乐观。 2) 34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很大变化,各地类间转化频繁;农田及林地、草地和轻度盐渍地间的相互转化较为剧烈,各盐渍地内部的变化也较大;其他地类间的相互转化相对较弱。研究区开荒现象比较严重,耕地面积从1977年的41.36万亩增长至2011年的53.12万亩,由于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弃耕和轮作现象较为突出。盐渍地总面现虽然减少,但轻度盐渍地面积有所增加,如不进行合理灌溉,研究区盐渍地面积将会出现反弹现象。 3) 34年间,研究区轻度盐渍地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中度盐渍地重心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方向迁移;重度盐渍地重心向东南后向西北方向迁移。农田及林地重心主要向东部迁移,说明农田及林地向绿洲沙漠交错带扩张;水体与其他的重心迁移较大。 4)研究区的地质、气候、水系等自然因素,是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前提条件。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比较严重。
其他文献
作者在福建省各地采检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标本中,发现其感染率高低除与大环境(地理地貌、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因素有关外,常与螺的所孳生微型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宿主螺类,包括短沟蜷、拟螺螺、大瓶螺和褐云玛瑙螺孳生环境及其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卫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寿宁县杨梅溪,溪宽2m~3m,溪流有一定坡度,流水相对较急,溪床由石
福建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李友松等,1988)和福建省淡水蟹类携带并殖吸虫囊蚴调查(张时阳等,2007)均表明福建省永泰县为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长期以来未见该县有斯氏并殖吸虫病原报告。2009年1月,以肺吸虫病病例为线索,调查永泰县赤水村肺吸虫病疫源地,显示当地为斯氏并殖吸虫病疫区,并发现传播斯氏并殖吸虫的中间拟小豆螺属1新种,拟钉螺属1新种和南海溪蟹属1新种。本文对结果报告做出综述。
本文针对喀斯特石山地区可利用土壤资源十分贫乏的现状,分析了免耕覆盖在遏制石山地区石漠化、保护和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石山地区坡地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以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提出免耕覆盖可以作为保护喀斯特石山地区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为了探索免耕与常规耕作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黑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2年开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免耕、秋翻和垄作耕作方式下不同轮作试验。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4个区组。运用SPSS中的LSD方法对连续五年的玉米和大豆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不同耕作处理下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免耕玉米和大豆的田间作业次数比垄作、秋翻的作业次数分别减少了3次和6次。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
免耕覆盖能有效地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将影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观测和实验分析,评价了实施免耕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增大土壤容重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降低土壤入渗率,总体来看对土壤物理性能有一定的改善;连续实施免耕5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2年免耕地、传统翻耕地分别高10.7%、26%,土壤全P含量比传统翻耕提高87%,免耕覆盖有助于提高土
为了研究冀北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本研究从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茬口特性角度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征及主要作物间的轮作效应,结果表明有无秸秆覆盖或者覆盖量的多少会显著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免耕无覆盖情况下土壤温度要高于翻耕土壤温度,秸秆覆盖情况下结果恰好相反。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说明免耕可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对早春和晚夏的干旱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不利于雨水下渗在降雨丰富的
本文以旱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免耕与传统耕作两种种植方式,主要从玉米长势、投入产出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免耕玉米长势和产量比传统耕作相接近,但净产值与传统耕作的相当,而产投比和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却远高于传统耕作,在沙区是一项很值得推广的耕作制度。
在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和黑河流域进行了关于秸秆覆盖免耕(NTS)储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TS可降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且会导致产量减少。在石羊河流域的杂木灌区试验站的春小麦试验表明,NTS比常规耕作(CTB)和秸秆还田(CTS)分别减产3.60%和6.50%;CTB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0.83 kg/hm2·mm,CTS次之,为10.81kg/hm2·mm,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本文以玉米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耕作措施对棕壤土条件下玉米田间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的节水增产效率优于传统耕作,其中免耕覆盖对耕层土壤含水率影响显著,而浅耕覆盖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通过在成都平原两季稻田区2种稻田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土壤含水率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地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高幅度为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