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斯氏并殖吸虫新疫区及传播宿主3新种的发现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李友松等,1988)和福建省淡水蟹类携带并殖吸虫囊蚴调查(张时阳等,2007)均表明福建省永泰县为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长期以来未见该县有斯氏并殖吸虫病原报告。2009年1月,以肺吸虫病病例为线索,调查永泰县赤水村肺吸虫病疫源地,显示当地为斯氏并殖吸虫病疫区,并发现传播斯氏并殖吸虫的中间拟小豆螺属1新种,拟钉螺属1新种和南海溪蟹属1新种。本文对结果报告做出综述。
其他文献
C型凝集素是一大类依赖钙离子的糖结合蛋白,它们凭借保守的糖识别结构域(CRD)与生物大分子的糖基位点结合,介导了众多的免疫学反应。在固有免疫中C型凝集素主要参与了病原识别和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2类不同的免疫过程。本文研究了2种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CfLec-1和CfLec-2)的免疫学功能,并基于此对C型凝集素超家族部分成员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栉孔扇贝受到3种病原相关分子
巨蛎属牡蛎(Crassostrea)在世界海域广泛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海产养殖双壳类。每到繁殖季节,雌、雄个体分别将卵子和精子排放到开放的海水环境中,同种精子和卵子之间的识别和粘附是受精的基础,也是形成新种和保持生殖隔离的重要环节。配子识别蛋白(Gamete recognitionproteins,GRPs)是精卵识别的分子基础。Bindin是精子顶体中的主要
清道夫受体家族(SRs)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通过与配体的结合介导内吞或吞噬过程,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从栉孔扇贝中克隆获得软体动物的清道夫受体基因(CfSR),其cDNA全长2639 bp,编码804个氨基酸。应用SMART软件预测CfSR含有6个SRCR、1个UPAR、1个ShKT结构域,并且SRCRD5和D6都含有配体结合所必需的由多个线性Arg-X-Arg基序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研究基因组进化模式与机制的良好模型。已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贝类的线粒体基因组表现出高度变异性,而双壳类是目前已知变异程度最高的类群。真曲巴菲蛤(Paphia euglypta)隶属于帘蛤科(Vener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以南沿海地区,栖息于潮下带细沙泥质海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GenBank目前已经公布帘蛤科2种类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
长牡蛎是世界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是进化地位重要但研究相对较少的冠轮动物超门的代表种,但目前对长牡蛎基因组的信息所知甚少。快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为长牡蛎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本研究对构建的第一个报道的长牡蛎fosmid文库进行了末端测序和序列分析。主要结果1)构建了长牡蛎fosmid文库,该文库包含459,936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分布在23-48Kb,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K,连续培养5
卫生部在2003年将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以暴发形式出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旦发生暴发或有疑难,需要快速检测、快速控制的方法,以提升疾病控制能力,为深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在我国,小管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目前,对于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显微镜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直接沉淀镜检法、胃
取2个选育系之间经过群体交配制备得到的4组皱纹盘鲍苗种,分别置于不同水温条件下培育,评价它们在不同培育水温下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材料:皱纹盘鲍的供试苗种繁育于2008年4月,亲本分别是“97选群”与“S选群”,通过群体间交配共产生4组子代,按常规方式培育到9月龄时开始本实验。其中“97选群”是从1997年开始选育的群体,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适应我国北方的培育环境;“S选群”则是1998年从北方移养到
2007年8月~2009年4月对广州市辖8区2市进行了水生生物本底调查,调查水系包括广州市管辖的流溪河、增江、琶江、珠江水系广州河段、狮子洋和伶仃洋以及南沙区的4个海岛。从花都、增城和从化的山溪到珠江的出海口、广州下辖的海洋,以及水库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设132个样点,各样点每季采样1次。结果:初步鉴定贝类62种,隶属2纲、11目、30科。其中瓣鳃类24种,隶属6目11科:腹足类5目、19科3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日本血吸虫病的孳生、传播和分布起着关键性作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面积广、环境复杂,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3S等空间技术的发展为血吸虫病监测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的地面资料结合3S技术,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钉螺孳生地的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方便、快速的掌握钉螺孳生地分布,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情况。为探讨鄱阳湖区洲滩钉螺孳生与植被空间分布的关系,掌握
作者在福建省各地采检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标本中,发现其感染率高低除与大环境(地理地貌、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因素有关外,常与螺的所孳生微型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宿主螺类,包括短沟蜷、拟螺螺、大瓶螺和褐云玛瑙螺孳生环境及其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卫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寿宁县杨梅溪,溪宽2m~3m,溪流有一定坡度,流水相对较急,溪床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