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重叠注意负载对优势反应抑制的影响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应抑制是执行功能的重要成分,注意的负载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了反应抑制过程中的刺激辨别过程,当刺激复杂度提高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资源对刺激进行辨别反应.以往注意负载对反应抑制影响研究多集中在负启动实验中.但是以往研究中分心刺激与靶刺激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分离的,因此本研究将分心刺激与靶刺激在时间与空间上重叠,研探讨反应抑制是否同样受注意负载影响.本研究采用经典实验范式SRC 任务,通过操作负载程度,在高负载任务中增加刺激的复杂性,将靶刺激与分心刺激在空间和时间上重叠,这样就在内、外源条件下各增加一个注意负载的任务.增加SRC 反应刺激的复杂性,从而考查个体在内、外源条件下不同注意负载时完成冲突反应任务时的优势反应抑制效应,探讨在注意目标辨别反应中,分心刺激与靶刺激在时间与空间上重叠,是否同样受注意负载影响实验程序由心理学专业编程软件E-prime2.0 编制,内源性反应材料为呈现在屏幕中央的空心箭头和实心箭头,外源性反应材料为出现在注视点左边或者右边的三角形和正方形.38 名研究生参与了该实验.
其他文献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羊群行为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启发式加工的结果。然而,个体决策是一个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热认知过程。因此,本研究引入情绪变量,采用3(情绪:积极,中性,消极)×2(信息来源:大众,专家)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探讨情绪对羊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状态和中性情绪状态下,个体信息加工时间较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源及其应对策略较少受到学术关注.研究基于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并发
Fiske等人(2002)提出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认为,刻板印象是在热情和能力双维度上评价的组合,对两维度的社会知觉常表现出补偿性的关系.然而针对该模型的维度和文化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我国民众对贫、富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及维度间关系.分别采用开放式问卷和形容词表评定法(N =145和375),获取来自不同群体的被试对贫、富群体刻板印象的内容,并对数据进行编码、效价评定及统计分
两个实验探讨了脑力消耗的主观知觉。在实验一中,被试写了三个他们认为会造成大脑疲劳的任务。他们还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任务需要脑力消耗。在实验二中,被试对43个任务进行了评估,这些任务大多数是根据实验一中被试列举的任务生成的。被试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脑力耗费、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一些特征进行了评估。我们用这些评估来检验主观的脑力消耗的知觉和任务特征之间的关系。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保持注意力、学习、
针对目前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困境,在回顾其哲学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保护性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提出保护性价值观的两分类结构模型,即底线价值观和不可数量价值观,这两类价值观在外显观念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保护性,但其内在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两分类结构模型对保护性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绝对性弱化和非伦理道德内容等困境,以及保护性价值观的动态性给出了较有力的解释。
由于新异事件具有不可预期,发生突然的特点,人类对新异性刺激的快速觉察和加工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意义。新异事件能够引起注意偏向,并快速启动行为策略,以避免或减轻突发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性新异刺激加工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新异事件并不一定总与情绪有关,但这些事件都能引起朝向反应。加工情绪无关的新异性刺激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便有待系统研究。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固定频率闪烁的视觉刺激在大脑视觉皮层区域产生的诱发电位,通常具有与闪烁刺激相同的基波和谐波。以往的研究表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受到了空间注意的调节作用,即当闪烁刺激位于空间注意的焦点时,其所产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大于闪烁刺激不在空间注意的范围内所产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基于客体的注意是否也具有与空间注意类似的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调节作用。研
言语顿悟问题解决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选择新颖的语义信息,并形成新颖的任务相关的联结。尽管先前的研究完成了与这些关键子过程相关的脑区定位,但是这些脑区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索了汉语成语谜题顿悟解决过程中关键脑区间的功能连通性。结果显示,顿悟与非顿悟解决均激活了双侧额下回,双侧颞中回和双侧海马,并且这些脑区形成了从额区到颞区再到海马的神经通路。其中,右半球的额下回
新旧思路之间认知冲突的解决是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过程,尽管许多研究者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但各项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记录被试在进行歇后语类别判断任务时的动态时间进程,采用刺激锁时和反应锁时分析技术分析顿悟过程中认知冲突及其解决两个阶段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表明,无关短语对条件、谐音歇后语条件和语义双关歇后语条件在刺激呈现后350-450ms 均诱发了中央顶叶负波(N
目前,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自信判断的研究假设,Koriat 在联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信心判断的主观自我一致模型理论,该理论指出自信心受个体的主观一致性的影响,一致性越高自信心越强.本研究采用常识性问题的简单学习任务,分别考查了Koriat指出的三种项目的自信判断的反应模式,及证明个体间确实存在同感性.其中,实验一通过常识性问题验证Koriat 指出的三种项目的自信心判断的反应模式.实验一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