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链接黏附分子A微泡造影剂鉴别兔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暨国际超声分子影像及生物效应和治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关于易损斑块成像特征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连接黏附分子A(JAM-A)参与白细胞迁移的调控及单核细胞的募集,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具有潜在的作用.然而对JAM-A成像后是否能够识别易损斑块,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拟通过设计合成靶向JAM-A的微泡造影剂(MBJAM-A),以期观察其在识别易损斑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通过颈动脉分支部分结扎法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制备出兔颈动脉的稳定、易损斑块模型.应用q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分析了JAM-A及易损性斑块标志物的表达.MBJAM-A及对照微泡造影剂(MBIgG)通过静脉注射入兔体内,超声观察造影成像特征.同时,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对比了JAM-A在三类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JAM-A在易损斑块中(4.633±0.3844)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斑块(3.000±0.3125) (P=0.0311).且JAM-A主要在CD68阳性区域表达,而在α-SMA表达区域表达量很低.通过造影软件分析后得出,MBJAM-A在易损斑块处的信号强度(57.63±12.65)明显高于MBIgG组(24.88±6.228)(P=0.0385),同时MBJAM-A在易损斑块处的滞留时间也明显长于稳定斑块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沉积在斑块处的MBJAM-A与CD68有共定位的现象,体外实验证实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更多的MBJAM-A.另外,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证实JAM-A在巨噬细胞中(与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比)的表达具有主导地位(P=0.0244、0.0042).结论 我们成功构建了靶向JAM-A的微泡造影剂,通过无创的成像方法来判断斑块的易损性.同时靶向JAM-A微泡或许能够成为未来阻止斑块进程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备一种同时具备pH敏感性和超声敏感性的载阿霉素(DOX)超声造影剂,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胶束与囊泡的转变,提高其超声响应性;在体内进行恶性肿瘤的超声能量多普勒成像
会议
  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患者超过1亿,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病人.随着高频超声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甲状腺
会议
  目的 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迄今临床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微血管病变、氧化
会议
  目的 制备载干细胞归巢因子SDF-1脂质微泡,探讨超声靶向击破微泡(UTMD)技术能否将SDF-1靶向释放至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和是否能提高外源性干细胞的肾向归巢效率.方法 构建
会议
  目的 FoxM1是参与肿瘤致病多个环节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这一重要肿瘤转移环节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FoxM1在前列腺癌组
会议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阶段.血管内切应力改变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的直接机械因素.不同剪切力改变内皮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水平,调节内
会议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靶向性的载多西紫杉醇微泡,探讨该靶向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高转移肝癌MHCC-H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使用薄膜水化法制得靶向载多西紫杉
会议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Virtual Touch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 and Toshiba Imaging
会议
  空化是生物医学特别是治疗超声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国际上至今没有一本书针对该领域进行详尽的描述。对生物医学空化的深入理解会给未来医学提供新的机遇。因此,基于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低于20%,如何实现对早期胃癌的诊疗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这里,我们报道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合成金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