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在铜(111)表面的化学气相沉积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维碳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受到广泛的关注,例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条带、碳纳米管在下一代晶体管、光电器件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潜力.除了它们本身的特殊性质,与碱金属和磁性原子相结合还有可能构造出超导体、单分子磁体.在报告中,我们以苯为碳源,利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在Cu(111)单晶表面制备了一种新的未被报道过的低维碳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表明其具有矩形原胞,并且具有半导体特征,带隙为0.8eV.X射线光电子谱表明其主要仍由苯环构成,并且有C-Cu键存在.我们推测了一种聚苯基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DFT计算.该碳纳米结构可作为分散和稳定磁性原子的良好模板:沉积的钴原子可在室温下保持分散,适当退火后,可形成局域有序的链,并且磁性得到保持,因而具有用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潜在可能.
其他文献
  水-固体相互作用在自然界和技术中非常普遍和重要。基于Bernal-Fowler-Pauling冰规则的六角双层冰模型被广泛用来描述界面处水的结构。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报道一
会议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类高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在神经元上的纤维化聚集和沉积是其病因之一.目前,靶向 Aβ 的多肽类抑制剂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
会议
本文以海水青鲻(Oryziasmelastigma)作为动物模型,采用环境水平(0、0.2nM、2nM和20nM)的溴系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对出膜后24小时的仔鱼进行暴露。利
  我们应用程序升温脱附谱方法研究发现在400 nm光源照射条件下,吸附在还原性Rutile(110)表面的乙醛分子具有一定光化学活性:光照时会有少量乙醛直接以分子形式从表面脱附出
会议
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用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来表征。人们通常按照水滴在材料表面接触角大小的不同,将材料分为亲水材料和疏水材料。近年来,受“荷叶效应”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区水华蓝藻,我们发现M.aeruginosa PCC7806胞外分泌蛋白MrpC具有悬浮特性,Synechocystis PCC6803中也具有相同功能的胞外
油品减阻剂可以用来减少流体在湍流时的阻力,增加流速,提高输量,降低能耗,从而能广泛应用于长距离油品管道输送领域。目前国内外的油品减阻剂是基于改善油品流体力学行为研制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e)文昌鱼最接近脊椎动物的祖先,与脊椎动物在解剖学、胚胎发育和基因组上都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是揭示脊椎动物神经系统起源与发生的良好模型,也是研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一直被认为极具潜力成为低成本,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器件。这种电池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15%的效率已经接近市场准入边缘,但一直没有实质上的突破,这就需
会议
作为均相突变检测技术,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因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高通量、低成本等优点,自本实验室提出以来,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分子诊断领域。本论文将多色探针熔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