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I-NiHCF纳米复合颗粒的可控制备与表征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 nm)或有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其独特的光、电、磁、机械等性能,在化学化工、复合材料、光电转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的展现纳米材料的特有功能,可通过结构或功能复合制备出特定形状和高度有序的有机-无机纳米材料,实现两种物质之间功能的集成。其中,聚合物基体能够有效的保持纳米粒子的形貌,而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也可通过聚合物基体来控制。本文采用循环伏安一步共聚法在Pt-CNTs电极上,在含不同苯胺单体浓度的电解液(含0.002 mol/L NiSO4、0.25 mol/L Na2SO4、0.002 mol/L K3Fe(CN)6、a:0,b:0.002,c:0.01mol/L aniline与0.5 mol/L H2SO4)中制备了电活性PANI-NiHCF复合纳米颗粒;用红外光谱(IR)与X射线能谱仪(EDS)考察PANI-NiHCF纳米颗粒的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考察其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表观形貌;在0.5mol/L H2SO4+0.5 mol/L KNO3的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PANI-NiHCF纳米颗粒的电荷传递动力学与电化学容量。
其他文献
大约一个世纪前Paul Ehrlich提出靶向治疗的概念,磁微球作为靶向药物载体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磁靶向给药系统主要由磁性材料、骨架材料和效应药物等组成。纳米γ-Fe2O3粒径小,磁响应好,可用作磁导向材料,具有安全性和靶向性。聚苯胺(PANI)具有生物相容性、结构多样性、独特的掺杂机制、良好的电学性能和环境稳定性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实验根据Tang的合成方法制得γ
由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对正常组织的侵犯及转移,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药物虽然能抑制部分肿瘤的进一步恶化,但由于导向作用差、副作用明显等限制了其应用。磁靶向药物因具有合成相对容易和易于调控等优势,使其具有实际应用的前景。本文用醋酸甲地孕酮(MA)对由聚苯胺(PANI)包裹的γ-Fe2O3(γ-Fe2O3/PANI)进行修饰,制备出具有超顺磁性的γ-Fe2O3/PA
铁磁性材料的应用一直以无机磁性材料为主,但无机铁磁性材料的固有不足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万梅香教授等为克服无机磁性材料的不足,采用无机铁磁性材料和导电高分子复合的方法获得铁磁性导电聚苯胺等复合材料。鉴于铁磁导电聚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密度低、易加工等特点,为屏蔽材料、传感器的设计和磁靶向药物等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在外磁场下合成聚苯胺-钴(PANI-Co)的性能。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互连工艺中铜的电沉积在国内外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为了实现铜在芯片亚微米级刻槽中的超等角填充,添加剂是很关键的.目前采用的有机添加剂主要包括促进剂,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或者3-巯基-1-丙烷磺酸钠(MPS),和抑制剂,如聚乙二醇(PEG);有的还包含少量的整平剂.促进剂在铜的电沉积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外对于促进剂MPS对铜电沉积的影响作用已经有一定的研
氧氟沙星是全合成的喹诺酮类广谱高效抗菌新药,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化学修饰碳糊电极是化学修饰电极中的一种,它继承了碳糊电极的全部优点,同时,由于特效性修饰剂的引入,使其灵敏度,选择性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具备了修饰电极的基本特征,可以认为化学修饰碳糊电极是把分离,富集和选择性测定三者合而为一的理想体系。本文描述了用紫外光谱、分子荧光光谱、电化学三种方法对氧氟沙星进行了光谱及电化学性质研究,实验考察了
与传统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常用的有机液体电解质由于其存在易泄露、易燃易爆、使电极发生分解反应等缺点,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寿命受到严峻挑战。而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很好地解决锂离子电
可再生燃料电池的技术挑战之一是开发高效、稳定的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对于酸性介质中氧气的析出反应,目前已知的最好的电催化剂有Ru、Ir及其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是具有金红石相结构的金属导体(电导率~104S.cm-1)。而诸如Ni、Co、Mn及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在酸性介质中发生腐蚀,其阳离子与硫酸根结合会对质子交换膜产生毒化作用而使膜的电导率下降,并能与Pt阴极的活性位点产生强烈吸附而使
随着含H2S和CO2高酸性油气田的开发,因腐蚀而引起的石油装备的失效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多年来,人们为揭示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在高酸性油气田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确保高酸性油气田的安全开发,需要选用具有优良的耐蚀性、高温性能,并且兼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的镍基合金作为油套管和井口装置用材,例如选用高Ni、Cr含量的镍基合金UNS N08825作为油套管。笔者研究了
ZnO是继Si、GaN半导体后的第三代优异半导体,室温下禁带宽度约为3.36eV,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溶点和激子结合能(室温下为60meV)及良好的机电耦合性。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短波长光电器件、化学传感器、光伏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光伏器件中,ZnO能够取代ITO作为太阳能电池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目前绝大部分有关ZnO的文献集中在如何制备高c轴择优取向、高质
本实验采用标准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以Pt片(纯度99.99%)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衬底)。实验条件如下:0.1M Zn(NO3)2溶液,沉积温度为70℃,控制阴极恒电位为-1.0V(vs.SCE),pH值通过添加HNO3调节至约为5.0,电沉积方式为两步法电沉积技术。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光致发光谱和透射光谱对生成的ZnO薄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