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后单边或双边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单边或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101例行PLIF手术的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单边固定42例,双边固定59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观察颈椎伤病应用哈罗氏架外固定后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总结其治疗寰枢椎骨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7年1月~2015年1月共使用哈罗氏架外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42例,其中寰椎骨折15例,寰枢关节脱位4例,齿突Ⅲ型骨折2例,枢椎椎体骨折13例,huangman骨折8例,固定时间为约3个月。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椎管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5~62岁,平均52.5岁;病程3~15年,平均4.55年.所有患者均由下肢神经症状,其中单侧下肢症状10例,双侧下肢症状10例,腰腿痛伴间歇性跛行16例.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在体张力加载诱导模型,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在在体张力诱导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终板软骨退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参照Kroeber及Guehring等对动物手术操作方法(KroeberMW,etal.Spine(PhilaPa1976).2002,27(23):2684-2690.及GuehringT,etal.EurSpineJ.2010
[目的]探讨单开门人工骨在颈椎管狭窄椎管成型术中的手术方法,并分析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颈椎管扩大程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对156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颈椎管后路成型术、并用单开门人工骨支撑固定,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48岁~78岁,平均年龄57.7±5.13岁,病程1月~16年,平均36.5±6.12个月.
[目的]:探讨废弃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植骨方法,总结其优越性.[方法]:本组122例,男58例,女64例,平均年龄56.3岁,所有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CT、MRI的检查,提示腰椎滑脱Ⅰ度76例,Ⅱ度30例,Ⅲ度11例,Ⅳ度5例;1节段93例,2节段29例;植骨材料为废弃棘突及椎板骨者96例,植骨材料不足取自体髂骨混合植骨者26例,与取自棘突及椎板的骨粒混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和腰椎间盘退变临床常用评估手段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对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能力。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体格检查,采用ODI评分量表和脊柱生活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目的:评估脊柱矢状位平衡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并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5例,患者按治疗类型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2组,手术组39例,保守组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