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产业中应运而生的中西医结合式营养管理

来源 :2016区域(西南、华南)“治未病”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式营养管理在治未病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优势、价值及发展蓝图.治未病是在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趋势下新兴的健康管理产业.其服务对象从"已病"人群横跨至"未病"人群,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病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其具体干预手段是通过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营养干预、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调摄.其中,营养干预是治未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解决被管理者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增值健康资产.本文论述了在治未病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式营养管理无论是在干预人群、干预方案、健康干预产品方面,还是在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上,以及在相应产生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上均能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这也为中国治未病和营养学在领域内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2006版:提出以患者为导向的预防路径,建议每一个有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均应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推荐Framingham卒中风险积分规则.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促进中西医结合,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2008年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达15.5%.2010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估测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高达50.1%.以上的数据表明,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远高于糖尿病的发病率.
《素问》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即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目的:探讨"治未病"门诊联合中医护理门诊开展专项护理技能操作服务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治未病"门诊通过中医四诊仪确诊符合亚健康来访者80例,医师辨证论治开具适宜中医专项技能项目,由中医护理门诊专职护士进行中医专项技能服务和相关健康宣教,通过一对一问答的形式,收集资料,观察其经过专科护士的中医护理专项治疗及系统的治未病健康宣教前后,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就是研究中医预防医学.即研究治未病在临床中的运用实践的价值和方法,也就是中医治未病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如何运用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的目的和价值.方法:通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的整篇理解、意译,结合近三十多年临床实践应证论述.结果:中医"治未病"是始终贯彻于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起居和思想情志以及中医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结论:中医"治未病"不仅仅是一种目标、理想,更是
本文从治未病的来历、含义及范畴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治未病、治已病"的互相关系,未病、已病的转归,健康教育管理和治未病技术指导问题以及未病和治已病(慢性病)管理方向和治未病所达到的目标.
“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治未病”运用于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养生,可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达到维护人体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理论的核心,中医学"治未病"是对疾病的主动预防,反映了重在预防,强调在"未病"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复发性流产又称习惯性流产,近年来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由于反复流产,又容易导致不孕症的发生,从而给更多的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的巨大压力.如何"防治"复发性流产受到越来越
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探索新时期治未病工作服务模式.方法:运用健康管理理念,多措并举,采用中医传统疗法与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综合调养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在强化基础建设环节的管理,夯实治未病服务基础;强化调养服务环节管理,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强化效果评估环节管理,确保治未病工作良性循环,打造规范的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同时,延伸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