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致中和”学术 开创“内病外治”新领域

来源 :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ee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中和中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专门从事中医药针对疑难病的临床医疗、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开发.它在清朝"致中和药局"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并代代严格传教,从医至今.在一百余年的医疗实践中,建立并丰富发展了独特的"平脉辨证论治体系".以此作为科研创新的理论基础,面对科技竞争、市场需求,努力发掘中医药宝库,坚持中医特色,先后发明了系列奇效产品,建立了特色专科,产生了学术方面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开创了内病外治的高科技新领域.展现了"致中和"在中医药科研工作中的新风貌.本篇从"致中和"这一侧面,试图说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速度,理应取决于对中医学认识的深度,所谓"本立而道生".
其他文献
多年来Miles术一直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随着基础医学的深入发展和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之病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需求,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有了很大的进展.一年来作者基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结肠贮袋的应用及复习相关解剖生理,结合临床实践,从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保留肛门随意肌及部分内括约肌,加用结肠贮袋,治疗9例直肠末端癌,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提出本术式是对超低位直
低位直肠癌的传统术式是Miles手术,因术后必须做腹壁人工肛门,常使患者难以接受,甚至延误或拒绝治疗.直肠癌治疗的根本原则,首先考虑的是根治性,降低局部复发率,其次才是排便部位和排便功能的保留。切勿为了建立新肛门而忽视了直肠癌根治的重要性,否则,势必导致本末倒置和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所以,只有直肠癌距肛缘不足7 cm且又不愿意接受腹部人工肛门的病人,才是原位肛门重建术的适应者。一般应选择全身情况较
直肠脱垂,中医称为"脱肛",是指直肠黏膜、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肛管向下移位脱出到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以大便时直肠脱出、肛内坠胀、便意频频、黏液性分泌物增多为主症,是小儿肛肠外科难于处理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89年至2002年14年间,运用维生素B1注射液作长强穴封闭,治疗该病患儿共计106例,取得较好疗效.运用该疗法治疗小儿直肠脱垂,不破坏肛管直肠及其临近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不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肛肠疾病的1/4,在军内肛瘘的发病率约1.8﹪左右,是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我院从1993年至今收治肛瘘病人362例,均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985年以来,我们采取消痔灵注射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7例患者全部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属Ⅱ、Ⅲ度直肠脱垂.其中男性66例,女性51例;年龄21~72岁,平均56岁;病程1~15年,平均2.3年.脱出直肠的最远端距肛缘3~12cm.消痔灵问世20多年来,不仅为数百万痔患者解除了痛苦,而且给数以万计的直肠脱垂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
肛裂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肛裂的术式有多种,治疗肛裂的理想术式应为疗效可靠,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本组资料显示,闭式侧切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细菌及污物的侵入,保证切口的无菌性,但切口引流不畅,容易发生皮下血肿而继发感染.后切缝合术:此方法切口小,损伤少,痛苦小,但是存在3个问题:①缝合不当,易残留粪便而继发感染,形成皮下脓肿.②伤口处理不当易形成假愈合.③
《现代中医内科学》是振兴中医的关键性论著.它是在原来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中医的合理内核,发扬了中医特色,结合有关现代科学理论,运用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突破了原来的理论框架结构模式,代之以中医理论固有的、以多系统、多功能、多层次、多结构为主的,能充分反映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藏象系统归证辨治的人体疾病结构模式及证治模式,从而充分揭示了人体疾病发展的规律、原理和特点.在以藏象系统归证辨治的人
本文首先分析了骨质增生病的病理特点和高发病率,以及临床主要表现,然后介绍了依据中医理论作者研究的治疗骨质增生病的中药制剂与功效.
本文首先讨论了所谓疑难病证的基本内涵,就是与基因有关,从而研究疑难病的治疗应以修复受损和病变基因为主,并以脊柱全息疗法为例加以说明.
本文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特点和辨证论治分型研究.介绍了以基础方和固定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和药物疗效的客观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