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与治疗

来源 :第六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最近几年中,CLL的发病机制和新的诊断方法取得飞速的发展。另外,新的联合治疗和多种单克隆抗体使患者缓解率增高、无进展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延长,并对新的预后相关检查对于指导治疗的价值做出论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通过外科手段可治疗的难治性癫(癎)中,颞叶癫(癎)的比例高达60%左右。自1950年Penfiled首次描述颞叶癫(癎)手术以来,其外科术式及疗效已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本文简述了
神经科疾病的治疗是最大程度地保护神经功能,并保持病人最佳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神经外科临床上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突出的是越来越多的先进手段和微创技术应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通常存在意识丧失、运动神经功能障、记忆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异常。目前临床医师都在使用各种脑保护药物治疗脑功能残疾病人,期望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但是
“白血病”首次被人类认识是在1847年,由德国伟大的病理学家Virchow报告并命名。1865年Dr.Lissawer试用氧化砷(Fowler氏液)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开始了白血病化疗的“
会议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新方法及意义。 方法:45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经术前常规MRI、MRI-DTI和fMRI定位大脑功能区及投射纤维束;以神经导航为前导,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
会议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打击伤后损伤区胶质瘢痕的形成时间与空间分布。 方法: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打击伤模型,致伤能量150gcf,分别在伤后1d、1周、2周、4周、8周测量BBB运动
会议
6月27日,意大利品牌DAZZLE2011秋冬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绚烂开场。被国际誉为“东方娃娃”的国际超模雎晓雯与“妖媚女王”中国名模张抒扬一同亮相秀场为当晚的发布会造势。
本文对MPD-JAK2V617F突变进行了介绍,分析了MPD发病机制认识的进展: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以及MPD诊断的进展:JAK2突变简化了MPD的诊断,并对(难治性)白血病MPD的概况与治疗进行了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尽管对AML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老年AML的预后却没有根本的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AML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另一方面老年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15%~20%,近年来随着联合化疗方案的进步,成人ALL的完全缓解(CR)率已达到75%~89%,但成人ALL首次完全缓解(CR1)后复发率较高,化疗的长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