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和谐大学

来源 :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品位的文化,既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和谐大学本身的重要内容,它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大学自身普遍地丧失了一种文化独立意识,陷入“物化”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内原因,大学在相当程度上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影响了其文化性格的舒展。这样,大学在其灵魂深处,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和谐”。在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主导的大背景下,大学必须保持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是一种主体性意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生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加速,CAI课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开发带来难度。文中提出了利用软构件技术开发CAI课件的思想,并给出利用构件技术开发CAI课件的基本思路。
@@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通过科学、教育以及文化方式,管理、研究和开柘利用全部的社区遗产,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因此,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公共参与计划和发展的手段。归根到底,生态博物馆应用所有可利用方式方法,允许居民以自由和负责任的方式理解、批评和驾驭本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生态博物馆应用人工语言,日常真实生活,具体有形的环境获得渴望的变化。”。
@@村庄在韩国被称为“maul”。它是韩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一个“maul”平均有20-40户。典型情况是,这些“maul”是农业村庄,某个宗族的居住地,包括拥有土地的上层家庭、他们的雇工家庭和某些独立的自耕农家庭。如果一个“maul”居住着一户或者更多户有名声的学者家庭,那么这个“maul”就可能建有初等和高等教育学堂,一到两个用于娱乐的亭子,以及简朴庄严的祖先祠堂。一个“maul”有一到
全民性保护地区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选择,此研究项目所保护的遗产是位于韩国清州城中心的“Chuldanggan”。此地需要高速发展,已经导致了高地价。此次是韩国首次发起的,当前正在进行的全民保护文化遗产运动。
@@21世纪博物馆的新趋势是变为参与性和工作活动型博物馆。现在韩国很多博物馆都在向观光者参与和工作活动的方向发展。清州城内的很多博物馆都建立于属于清州居民的遗产和文物。清州城的长远目标是将整个城区变为生态博物馆,以延续和保持清州文化。同时,使清州变为旅游者愿意再次光顾的公共博物馆和公共设施。清州将尽力和现代博物馆趋势同步,为参观游览者创造参与和工作活动的博物馆项目。在一个区域内,有各种与人类和环境
2007年3月,杨丽娟的父亲跳海自杀致使“杨丽娟事件”升级,全国媒体报道井喷,社会反响极其强烈。从“迷文化”的角度来看,杨丽娟无疑是狂迷的一个绝佳案例。而就其本质而言,“杨丽娟事件”是多方合力塑造的结果。杨丽娟、媒体、受众三方的共同合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这出悲剧也俨然成为媒体的狂欢节。本文试图由狂迷、社会交换论的角度从“杨丽娟”、“媒体”、“受众”三个方面对此事件进行一种多维的批判审视。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最著名的新闻节目,始终是政府声音的主要传输通道,即便是对自然灾害的新闻,也总是以某种固定的模式来报道,并在其中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在其新闻报道的后面,则有着其新闻理念的支撑。
在我国多民族并存的国情背景下,存在着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少数民族女性群体。她们同时具有“少数民族”与“女性”双重身份,因此具有不同于以汉族为主的主流社会的鲜明特征。本文以1994年至2006年间的《中国妇女》杂志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文章数量、报道涉及民族、报道主题、女性特质、叙事方式等几方面切入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女性在当代主流媒体中以主流化方式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女性群体自身被
和谐文化贯穿于实现大学理想,塑造大学精神的过程之中;实现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的同时就是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大学文化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文化。作为大学群众性学术团体的高教学会,其宗旨和义务体现了和谐大学文化建设内涵,理应充分发挥研究、咨询、中介、服务职能及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履行和谐文化建设的使命,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构建和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中大有作为。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21世纪民族文化的新品格,代表着国家的价值趋向和文化形象。在和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谐文化引领高等教育的理念并指导人才培养的方向。高等教育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并体现和谐文化的要义,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极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