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系统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9年年会暨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与对策专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北斗系统(COMPASS)、伽利略(Galileo)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趋势,一是从单系统独立导航走向多系统组合导航;二是导航技术体制从单一体制走向复合体制.探讨了包括星座自主导航技术、差分定位技术、导航通信一体化技术、星载铯原子钟数控技术、信号加解密技术在内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指明了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是“三维动态导航”呼之欲出;二是集成导航定位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三是集成导航定位功能的车载智能多功能设备市场巨大.
其他文献
由于需要进行快速无损地重组TCP数据流,以便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本文给出了快速无损TCP数据流重组算法的设计思想、优化机制和算法流程,对TCP单向连接重组的缓冲策略和实现流程也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其中可采用的几种快速查找算法,并通过算法复杂度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对比了其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具体应用需求,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针对多Sink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组对话密钥管理协议GSKP.此协议基于自适应分组、动态会话周期调整和分组会话密钥管理等技术,可以有效地隔离被俘节点,既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网络的能耗效率.文中对GSKP协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验与mKeying协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SKP协议具有通信能耗低、被俘节点平均存在时间短等诸多优点.
在分析当前典型的DDoS防御机制的基础上,对Client Puzzle和Pushback防御机制进行融合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Client Puzzle和Pushback的DDoS防御机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能进一步提高DDoS防御机制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模型以人工的方式实现用户-角色指派.使用控制(Usage Control,UCON)模型中提出授权可以发生在用户访问客体资源前或访问过程中.将RBAC与UCON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角色分配的使用控制模型(Usage Control Model Based on Dynamic Role Assignm
由于对象提取,签章结果格式不一致等因素,导致不同种类电子签章产品之间签章结果不能相互验证.文章提出了一种针对保护对象提取、工作流程、签章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规范的签章系统互验机制,并说明了该互验机制的应用前景.
网络攻击威胁日益严重,对攻击警告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提高对攻击的预测能力和防御主动性的必要基础就是对网络对抗过程进行抽象描述.由于网络状态及信息获取途径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有效的网络对抗模型非常困难.但由于对抗可以抽象为攻防双方的策略依存性,同时,对抗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有限状态转换的过程,为些,本文将博弈论与有限状态机理论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更加切合实际过程的网络对抗模型.该模
在安全方面,虚拟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介绍了恶意软件的新分类及虚拟化恶意软件的概念,分析了虚拟化恶意软件的工作原理及其行为活动,针对其独有的特点,给出了基于虚拟化恶意软件上层的和基于虚拟化恶意软件下层的两种安全检测方法.
针时目前日益严峻的企业信息资产泄漏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基于可信隔离运行环境的信息资产保护系统,采用本地虚拟化技术实现工作环境与宿主机的运行环境安全隔离,确保核心信息资产不在宿主机存储,其中卷快照和硬件配置迁移技术能够保障宿主机环境复现;通过企业核心信息资产集中存放和基于特征行为模式的访问控制技术有效的控制信息资产的访问权限,避免电子信息流传的随意性,该系统能够在不改变用户操作习惯的同时达到企业信息
介绍了Klobuchar和ARMA(p,q)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基本原理.利用IGS提供的GPS导航电文中的Klobuchar模型的8个系数,对Klobuchar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同时,用ARMA(p,q)模型计算TEC结果,并把两种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结果与IGS提供的综合(Final)电离层TEC文件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表明:ARMA (p,q)模型比Klobuchar模型在电高层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AIM的有效减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定位误差的定位星座选择算法.该算法构造出一种新的检验统计量,该检验统计量可以反映单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误差,进而实时反映定位误差的变化.基于该检验统计量,本文提出的定位星座选择算法能够检测出多个错误观测量进而将其去除.真实数据测试表明,这种定位星座选择算法可以大幅度减小定位点的错误概率;长时间连续定点定位仿真测试中平均有效性超过80%,动态测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