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夹板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回顾性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肱骨中下段骨折住院患者45例,按随机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4例,实验组21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采用肘关节 Mayo评分评判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肘关节 Mayo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在后期功能恢复上,夹板外固定治疗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无明显差别.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夹板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疗而言,两者在后期肘关节功能恢复上相似,但前者具有更高的骨折愈合率,且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较短,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夹板外固定无创伤,患者更容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鉴于软骨组织工程领域存在支架材料的功能化不足和材料-细胞构建技术欠佳的问题,基于高压静电纺织技术提出一次成型并体内直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通过体内外实验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方面评估通过"纺织"出来的一次成型细胞支架复合物能否在体内更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结果:SEM显示纳米纤维连续、均匀和光滑,细胞大量、均匀的分布在纤维各层,并产生大量基质.TEM显示纤维的芯壳结构.接触
目的:探讨患者围手术期维生素D水平与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腰椎椎体融合率、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 015年3月-6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58例河北省成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方案均采取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定患者手术前的测定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血清维生素D水平小于30纳克/毫升的患者界定为维生素D缺乏组),观察记录患者椎体融合时间,融合率情况,控制因素为患者年龄、体重指数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可吸收可形变接骨板,接骨板可根据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来改变轮廓和螺钉的位置,检测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和降解速率.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不同尺寸的三维接骨板模型,测试3D打印出的接骨板塑性的温度,MTT比色法分析3种浓度接骨板浸提液(100%、50%、10%)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光光度法分析3种浓度材料浸提液的溶血性;接骨板植入兔子皮下,2周和4周后取出评
目的 回顾性分析27例骨搬运后对合端处理方法、病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的27例骨缺损、骨髓炎患者资料,其中股骨骨髓炎3例,股骨大段骨缺损2例,胫骨骨髓炎1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5例,胫骨骨不连伴畸形2例;使用环形外固定支架7例,单边轨道支架20例;男性21例,女6性例;年龄19~68岁,平均33.1岁;术中清创或截骨后骨缺损长度为5~16厘米,平
目的:探索结合3D生物打印、高压静电纺丝、干细胞和可吸收生物凝胶技术构建活体血管化人脸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至第4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悬液与海藻酸钠-增韧纤维蛋白水凝胶混合制备成细胞-水溶胶混合物,细胞密度为2×107/ml.在mimics软件中导入患者头颅MRI数据,设计生成患者人脸模型,应用改造
目的:使用弹性髓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术,对比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观察骨折愈合以及前臂功能恢复等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收治入院的尺桡骨双骨折患儿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康复情况相同。
目的:3D打印技术采用不同的"油墨"材料可以生产出各种人造器官和组织,能满足临床患者个体要求。但人体系统极为复杂,设计和操作软件成为3D生物打印机的关键因素。方法:针对改装后双喷头3D生物打印机的设计,一个喷头打印高密度胶原白明胶,另一喷头打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借助CURA开源软件,自主研发、编写配套的生物打印软件。
目的:骨科关节置换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得到普遍共识。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凝血状态的检查工具,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较少,是否能够通过其监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患者的凝血状态,指导临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用药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评价血栓弹力图在监测骨科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凝血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
目的 下胫腓联合损伤常见于Lauge-Hanson旋后外旋型(SER)和旋前外旋型(PER)踝关节骨折,在固定骨折后,部分病例仍然存在下胫腓不稳定。目前的标准治疗是下胫腓螺钉固定,但其存在限制踝关节活动、下胫腓复位不良、需要二次取出、螺钉断裂和疼痛等并发症,为此目前受到争议。为避免使用螺钉固定,我们根据损伤机制,采用带线可吸收锚钉对下胫腓前韧带(AITFL)进行修复并加强的方法治疗外旋型骨折伴随的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椎体成形术(PVP)对陈旧性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PKP与PVP 治疗 120 例单发陈旧性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