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虽传统的各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有的指标如:瘦体组织(FFM)、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C)甚至和疾病的预后(住院天数、病死率等)以及肺功能都有良好的相关性。但这些客观指标不是发现患者营养不良的时间普遍较晚,且片面或者检测昂贵。而MNA法通过对患者4部分18项问题的评分来确定营养不良的患者群,简单快速便捷但其主观性偏强。故本文尝试用适于老年人的MNA法来筛查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并以此分组摸索传统指标与MNA的一致性,并探讨各组间的膳食摄入与疾病并发症有否差异。方法取本院及兄弟医院诊断明确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44例,予患者答MNA卷,并按MNA计算的分数归为3组:A组:营养不良组;B组:营养不良危险组;C组:营养状况良好组。给予各组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测定,每日膳食分析~*3天以及有否肺感和呼衰的记录。结果:A组与C组的人体测量指标(包括BMI、TSF、上臂肌围、小腿围)和实验室指标(Alb、Hb、TC)有显著差异;B组与C组的各项人体测量指标也有差异(P<0.05)。而膳食摄入中热能、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有差异,三组平均营养素的摄入大多不到正常人的RNI 标准水平。且其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之比分别为A组(51:32:17)、B组(47:35:18)、C组(44:38:18)。并发症方面:三组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A组发生率最高,C组最低。结论MNA法对于各项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指标检出率相当高,是能较早和综合评价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良好方法。本试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8%(A组+B组),主要由于摄入不足(总体的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大多未达到正常人RNI标准(见表2),其中能量、蛋白质只占RNI的84%、88%);消耗增加;多种调节物质失衡所致。且营养状况反过来亦影响其免疫(TLC、PPD阳性率)与肺通气指标(FEV1、FEV1%、MVV、MIP、MEP)状态。本文列出的不同营养状况下肺感和呼衰的百分比也能说明问题。所以正确的、尽早的评定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营养状态是给予合理的营养素摄入,增加呼吸肌力和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的前提。而MNA法就是一种较好的老年营养状况评估方法。